[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5127.3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鑫;蔡永生;吴宜宁;蔡佳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7/04;F21V19/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光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加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液晶显示器市场的蓬勃发展。液晶显示器因为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与低消耗功率等众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PDA)、行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显示器、车用显示器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通讯或电子产品之上,并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而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液晶显示器为了满足轻薄化的需求,会将光源置放在面板的侧方,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源是发光二极管,其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低耗、低热、高亮度、微型等优点。但是,异于冷阴极射线灯管的是,发光二极管是一点光源,因此,为了将点光源变成线光源及面光源,导光板应运而生。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底面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
然而,即便使用了导光板,在将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时,导光板仍然会因为入射光源不均而出现间隔的暗区,这种现象称为显影不均(Mura)。
目前减少显影不均现象的方法是减少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而此方法势必需要增加发光二极管的排列颗数,其成本无形之中也就必须成正比的增加。其次,在入光侧的导光板平面上加入微结构,但在导光板制作过程中其微结构之射出并不好控制,并无法百分之百的成型,且此制作过程必须提高模具制造的成本。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光源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消除显影不均现象称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用以消除显影不均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包含一导光板;一反射罩,具有一反射结构,反射罩罩住导光板的一侧边,与侧边之间有一空隙且反射结构与导光板的侧边相对设置;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位于导光板与反射罩之间的空隙内,其发光侧朝向反射结构,反射结构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反射入导光板。
较佳的,是由多个斜面相接而成的凹面结构。
较佳的,反射结构是一光滑凹曲面。
较佳的,反射结构具有多个凸块结构。
较佳的,反射结构是一光滑凸曲面。
其中,发光二极管沿侧边线性平均分布于空隙内。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结构其优点在于,可通过反射结构将发光二极管的光型打散后均匀射入导光板,将点光源的发光二极管形成线光源,再经由导光板变成均匀的面光源,从而消除背光模组的显影不均现象。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结构又一示意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来清楚阐释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且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请参照图1,其绘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结构示意图。导光板100用于将光源射入的光线扩散后均匀发散出来。反射罩102是一不透光的框体,其将导光板100的一侧边完全罩住。在反射罩102与导光板100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安装于光条104(light bar)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06呈线性平均分布,其数量根据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而定。发光二极管106的发光侧朝向导光板100,其光线射入导光板100,如图中箭头所示。
此时请参照图2,其绘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结构又一示意图。由于导光板100的厚度大于发光二极管106以及发光二极管106的间隔分布,因此反光二极管106射入导光板100的光线有一部分是呈一定角度倾斜射入导光板100,如图中箭头所示,这样就造成了被两个相邻的发光二极管106所发射的光线重叠的部分过亮,而较少入射光线的部分过暗,即暗区200,从而产生了显影不均(mur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站煤粉锅炉送粉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角度的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