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交大豆制种高异交率父本的选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35459.1 申请日: 2010-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1946690A 公开(公告)日: 2011-01-19
发明(设计)人: 卫保国;张瑞军;卫一超;师颖;张海萍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
代理公司: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代理人: 郑晋周
地址: 030031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杂交 大豆 制种 高异交率 父本 选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杂交种大豆制种技术,具体为一种杂交大豆制种高异交率父本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有应用价值的大豆不育材料的发现,国内外许多学者展开对大豆雄性不育性的研究与应用。经过许多学者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不育系研究的理论日趋成熟,材料也在创造性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质核互作“三系”与光敏“两系”配套,材料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利用。尤其,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审定杂交大豆品种的国家,而且成功审定了四个杂交大豆品种。杂交种育种的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也得到很好的突破,并形成一套成熟且切实可行的大豆杂交种制种技术。我课题组在与兄弟齐头并进进行研究“三系”配套的同时,在“两系”配套攻关中独树一帜,更放眼于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由于不管是“三系”,还是“两系”的研究,最终决定杂交种能不能大面积应用于生产,都取决于能不能生产出低成本的杂交种,都离不开制种技术。只有制种技术有突破,才能比较多的生产杂交种,只有制种技术经济节约化,才能降低杂交种成本,才能吸引种子公司与农户,才能大面积推广。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的杂交制种技术在只增加50元成本的基础上,便可实现在大田开放条件每亩制种67.11Kg的效果,而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杂交种制种产量还会大幅度提高。

高异交率父本的特征与特性一方面涉及到杂交制种技术中父本吸引传粉昆虫群体的数量与吸引有效传粉昆虫的数量,也关系到传粉昆虫传粉质量。另一方面,父本的花药壁特性,花药释放花粉的特性,释放的花粉萌发力强弱,释放的花粉跟昆虫高效传粉时段匹配程度都与父本有关,而且直接影响异交率。当大家精力倾注在不断完善不育系研究的时候,还没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去深入研究高异交率父本的选育,掌握高异交率父本的特征与特性,有利于我们今后在杂交大豆高产强优势品种选育中,避免盲动性、能科学、主动地选择与应用高异交率父本,加速杂交大豆选育进程。这种大豆高异交率父本的选育方法开创了在世界范围内着重研究杂交大豆父本的先河,对指导大豆杂种优势品种的选育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大豆制种高异交率父本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杂交大豆制种高异交率父本的选育方法,步骤包括:

1.选用在10:00前花粉萌发率为0.00%-2.12%,10:00-15:00花粉平均萌发率为3.95%/小时-6.23%/小时,10:00-15:30吸引传粉昆虫每小时每朵花平均次数为13.75次/朵·小时-20.56次/朵·小时,10:00-15:30吸引的传粉昆虫每小时每朵花有效传粉次数为3.97次/朵·小时-5.53次/朵·小时,13:30前花泌蜜量为46.77-60.23mm(直径为0.1mm的毛细管),泌蜜量在11:00-12:00达到峰值,花蜜糖折光度为14.72-23.46的品种为母本;与在10:00前花粉萌发率为9.53%-14.82%,10:00-15:00花粉平均萌发率为7.73%/小时-11.03%/小时,10:00-15:30吸引传粉昆虫每小时每朵花平均次数为10.42次/朵·小时-15.69次/朵·小时,10:00-15:30吸引的传粉昆虫每小时每朵花有效传粉次数为1.76次/朵·小时-4.42次/朵·小时,13:30前花泌蜜量为54.44-68.35mm,泌蜜量在10:00-11:00达到峰值,花蜜糖折光度为20.39-29.76的品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获得F1世代的种子。

2.从F1植株上获得F2的种子,以F2种子种成F2单株,以F2单株种成F3株行.

3.在F3中选择在11:00前花粉萌发率为0.00%-3.74%,10:00-15:00花粉平均萌发率为3.47%/小时-6.55%/小时,10:00-15:30吸引传粉昆虫每小时每朵花平均次数为10.42次/朵·小时-19.01次/朵·小时,10:00-15:30吸引的传粉昆虫每小时每朵花有效传粉次数为2.18次/朵·小时-5.49次/朵·小时,在13:30前花泌蜜量为51.92-64.18mm,泌蜜量峰值在10:00-11:00,花蜜糖折光度为19.43-28.38的单株,将选得的单株进行株系繁殖,得到该品种,命名为品资-313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