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接口电路节能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5476.5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5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艳旭;曹啡;芦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00 | 分类号: | H04M3/00;H04M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接口 电路 节能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接口电路节能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使用了用户接口电路的通讯设备,如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上运行的交换机、接入网关、IAD(Integrated AccessDevice,综合接入设备)、xPON(x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终端和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终端等各种和语音相关的设备,因其用户接口电路的工作电压高、电流大、数量多,用电量比较大,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现有用户接口电路节能降耗的方式有如下三种:
1.使用一组恒压工作电源提供恒流馈电电源。
我国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中要求,在通常情况接口电路向用户馈电的电源电压为-48V,若用户的距离较远时,则可升压馈电;因此该工作电源一般使用-48V或以上的工作电压,通过馈电电路产生一个恒流供电输出,给话机提供工作电流及进行摘挂机直流信令检测。这种设计的电源功耗仅由使用的环路阻抗及话机阻抗决定,设Ptotal为工作电源的总功率,Icon为向外线馈出的恒流电流,则
Ptotal=Icon×48
然而这种设计不能适应外线环阻的变化,在近距离时,电话机负载消耗功耗比较低,主要的能量都消耗在工作电源内部,用户接口电路芯片温度很高,电路稳定性降低;在远距离时,功耗主要消耗在外部环阻上,无论哪种方式,大部分能源都被白白消耗。
2.使用高低两组工作电压。
这是一种考虑环阻影响的折中方案,合理设置长距离应用场景的馈电电压VBAT,对于近距离工作场景使用较低馈电电压VBATL;考虑振铃电压幅度的要求,设置VBAT电压至少为-60V以上,VBATL为-24V以上。由于外线阻抗的变化对应着双绞线上压差的变化,因此根据双绞线上的压差变化,和设定的电压门限比较,动态切换选择使用的工作电压,使工作电压更接近外线环路电压,降低工作电源内部的损耗。
然而,这种设计在应用场景外线复杂或未知的情况下,馈电电压设置是个难题,过高则不能有效降低功耗,过低则支持外线距离太近,过早切换将造成功耗剧增。
3.跟踪馈电电压方式。
这种方式真正拟合外线环阻的变化,用户电路的馈电电压跟随双绞线的压差而实时变化,大多数功耗都消耗在外部线路及话机供电上,进一步降低工作电源上的损耗。馈电电路采用DC-DC升压电路,馈电电压随着外线电压变化,比外线压差高几伏,不但在不同的双绞线长度时可以调整馈电电压,在用户电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如摘机通话、振铃时都可以对馈电电压进行跟随。
Ptotal=(Icon×Rloop+6)×Icon
然而,各个用户电路可能同时出现摘机、挂机或振铃的操作,因此这种方案每路用户电路需要单独馈电,馈电电源独立控制,分离器件多,对生产及可靠性要求高。
现有这三种方式均具有局限性,如何能克服其局限性以达到降低用户接口电路功耗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同时也是运营商降低其庞大的电费开支、提高利润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户接口电路节能的方法与系统,能够通过合理设置馈电电流达到降低用户接口电路的工作功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接口电路节能的方法,包括:建立用户线状态与馈电电流参数的对应关系;检测用户线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用户线状态对应的馈电电流。
所述对应关系为馈电电流分级表,所述馈电电流分级表使用话机的数目作为入口参数。
所述检测用户线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用户线状态对应的馈电电流这一步骤具体包括:若所述用户线状态信息为话机摘机事件,根据所述馈电电流分级表进行馈电电流配置;若所述用户线状态信息为话机挂机事件,将馈电电流配置为馈电电流的初始值。
所述根据所述馈电电流分级表进行馈电电流配置这一步骤具体包括:检测话机数目,根据检测结果及所述馈电电流分级表配置馈电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砌三层免抓底牌的自动麻将机
- 下一篇:打气筒气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