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热带气旋风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5805.6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3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方伟华;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热带 气旋 风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带气旋整体强度的评价和影响范围评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带气旋风带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颁发的《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中定义,热带气旋是指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旋的统称,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该国家标准同时定义了风力等级是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程度而定出的等级,用来估计风速的大小。在该国家标准的各热带气旋等级中,热带低压的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10.8m/s~17.1m/s(风力6~7级),热带风暴达到17.2m/s~24.4m/s(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达到24.5m/s~32.6m/s(风力10~11级),台风达到32.7m/s~41.4m/s(风力12~13级),强台风达到41.5m/s~50.9m/s(风力14~15级),超强台风达到或大于51.0m/s(风力16级或以上)。根据习惯,由热带气旋引发的灾害通常称为台风灾害。
我国濒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是受台风灾害严重影响的几个主要国家之一。我国沿海甚至一些内陆地区都受到台风灾害的巨大影响。台风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突发性强、破坏力大以及成灾面积广等诸多特点。台风灾害致灾因子主要有大风、暴雨及风暴潮等,同时可能诱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全球每年约发生台风80-90次,而西北太平洋是全球范围内台风活动最频繁、强度最大的区域,约占全球台风比例的36%。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受台风灾害影响十分严重。根据中国气象局1949-2006年热带气旋观测记录,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平均每年生成热带气旋34个,平均每年约有7.7次台风登陆。频繁的台风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据1985-2002年中国台风灾害损失资料,中国因台风灾害平均每年造成483人死亡,倒塌房屋4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47亿元。
中国气象局公开出版的《热带气旋年鉴》,记录了热带气旋最佳路径以及大风区域演变图。《大风区域演变图》是指一次热带气旋过程中逐日的风区演变。大风区域演变图一般记录了被标号的热带气旋在世界协调时00、06、12、18时的四次定位;以及分别以不同的显示格式示出的6级风区,8级风区和10级风区。在大风区域演变图中一般只记载了08时风区,只在08时风区分析不出,才记录其他时间的风区。本文中将由一场热带气旋整个生命史中的某一观测时刻观测得到的风力等值线包围的区域称为风圈,风力等值线为风圈的边界。针对大风区域演变图而言,图中所示风区边界线即为风力等值线,风区边界线所包围的区域即为一风圈。每个风圈及对风圈的标注记载了该风圈的观测时间,风力等级,以及风区的地理位置等数据。由上所述可知,大风区域演变图中以热带气旋路径和风圈形式记载的数据均为瞬时数据,且以风圈形式记录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不均匀。这种瞬时的断续的数据对于量化一场热带气旋事件的致灾能力和评估该热带气旋事件的影响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必要对整场热带气旋时间中由连续的大风形成的风带进行计算和制作。
热带气旋风带是指按照风力等级对经历一场热带气旋事件的地域进行划分而得到的带状区域。某一风力等级的风带在该场热带气旋事件中经历了该风力等级及该风力等级以上的大风。风带可用于一场热带气旋事件影响范围的确定,进而进行灾情综合研判;可以用于对描述一场热带气旋事件的物理量,诸如最大持续风速、累积动能、ACE指数等进行辅助计算,进而可以研究热带气旋的气候规律、比较两场或两场以上热带气旋事件之间的差别、研究热带气旋与其他气候事件,如:季风的爆发和推进、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或者气象要素,如:海表温度、水汽输送量等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于政府部门或保险行业对热带气旋主要的影响地区进行台风风险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陀樟的离体繁殖方法
- 下一篇:智能化动态场视频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