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解油渣肥城桃专用肥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6144.9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姜兴民;李涛;张诚;孙应胜;李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光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F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周慰曾 |
地址: | 271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油渣 肥城 专用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肥料,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植物油油渣水解产物和无机化肥、并根据桃树的产地土壤条件和养分需求规律生产的肥城桃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肥城桃是我国著名的名特优果品之一,肥城市独特的气候和水土孕育了肥城桃的优良品质。肥城桃的果实肥大,外形美观,果肉细嫩,气味芳香,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有“桃王”之美称,驰名中外。
肥城桃主要栽培于鲁中南的低山丘陵区,土壤是发育在石灰岩和黄土状母质上的褐土和淋溶褐土,碳酸钙含量较高,对营养元素磷的固定作用强,磷肥利用率低,同时这种土壤虽然全钙含量高,但由于土壤pH值较高,钙的有效性差。肥城桃是一种需肥较多的果树品种。过去,肥城桃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品质好但产量较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化学肥料的施用,肥城桃的产量显著提高,但由于施肥不合理,土壤养分平衡被打破,致使品质有所下降,例如,因缺钙引起的裂果逐渐增加,因钾肥施用不足,桃的含糖量下降等。根据肥城桃产地的土壤状况和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肥是保证其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专用肥无疑是肥城桃合理施肥最简单的方式之一,目前还未见这方面的报道。
油渣是在压榨工艺生产植物油过程中经过对原料挤压、脱胶(脱磷脂)等生产成品油后的剩余物,含有丰富的油脂、磷脂、蛋白质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有机废弃物。利用无机酸将其分解,再配以合理的无机化肥生产的专用肥能够满足肥城桃高产、优质的营养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植物油油渣水解产物和无机化肥、并根据肥城桃的产地土壤条件和养分需求规律生产的肥城桃专用肥料。本发明还提供肥城桃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肥城桃专用肥料,原料质量份组成如下:
油渣水解产物 40~60份,
尿素 4~7份,
磷酸二铵 10~17份,
硫酸钾 15~21份,
硝酸钙 6~8份,
硫酸镁 4~6份,
硫酸锌 0.3~0.6份,
硼酸 0.2~0.4份。
所述油渣水解产物是先用无机酸将油渣进行水解,再加入磷矿粉利用水解剩余酸分解磷矿粉,最后用作物秸杆灰中和而得。制备方法如本申请人2010年6月8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194379.6。
所述的油渣是植物榨油厂利用压榨工艺对原料进行挤压、脱胶生产出食用油产品后剩余的残渣,包括豆油渣、花生油渣、棉籽油渣或油菜籽油渣,可选用其中之一,也可组合使用。
所述的无机酸选自硫酸、盐酸或硝酸,浓度30-70wt%;优选浓度65wt%的硝酸。
所述的磷矿粉是含磷矿物的物理粉碎物,粒径小于0.15毫米,全磷含量15-30wt%。
所述的作物秸杆灰是农作物秸杆经过燃烧或其它利用方式而使有机物分解后残留下的废渣,其主要利用成分是作物秸杆中所含有的矿物质。作物秸杆选自玉米秸杆、小麦秸杆、大豆秸杆、水稻秸杆、花生秸杆或蔬菜秸杆。
优选的,上述肥城桃专用肥料,原料质量份组成如下:
油渣水解产物 48~52份,
尿素 4.5~5.5份,
磷酸二铵 12.5~13.5份,
硫酸钾 18~20份,
硝酸钙 7~8份,
硫酸镁 4.5~5.5份,
硫酸锌 0.5~0.6份,
硼酸 0.3~0.4份。
本发明上述的肥城桃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油渣水解产物的制备,和肥城桃专用肥的制备,
一、原料油渣水解产物的制备,步骤如下:
(1)按质量份,取油渣500份放入反应釜中,调整含水量50-55wt%,加入40-60份无机酸,边加边搅拌,均匀后加热至95℃-100℃,保温18-24小时,每隔1-2小时搅拌一次,每次10-15分钟。得水解油渣。
所述的无机酸选自硫酸、盐酸或硝酸,浓度30-70wt%;优选浓度65wt%的硝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光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光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61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