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用燃油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6210.2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燃油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燃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较传统汽车环保,其前景被广泛看好。纯电动汽车冬季取暖、除霜、除雾一般是通过电动空调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加热的方法,但严寒地区的除霜、除雾要求空调PTC做到功率很大,这样在车载动力电池总能量一定的情况下,严重影响整车动力性,且现有技术中电池存在能量比较小的问题,整车电池布置受空间、载重量等限制,因此需要电动汽车带燃油辅助加热器空调系统,使电动汽车在满足动力性的前提下达到冬季取暖、除霜、除雾的目的,上述系统需要用到燃油加热器。
安装在传统汽油车上的燃油加热器是成熟的产品,工作时只从原车油箱取油即可,产生的燃油蒸汽并不影响传统汽油车油箱呼吸的过程,燃油蒸汽被发动机进气管脱附回收利用。
现有技术中的燃油加热器用在电动汽车上时却因无发动机可产生负压、加热器本体的负压也不够,故无法对燃油蒸汽进行脱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在保持电动车整车动力性的同时,达到冬季取暖、除霜、除雾的目的,并满足燃油蒸汽回收利用的电动汽车用燃油加热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用燃油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所述加热器本体上设有燃油加热器进气口,所述加热器本体内设有燃烧室,所述加热器本体通过插接件连接真空泵,所述插接件设置在真空泵背部,所述真空泵上设有真空泵燃油蒸汽进气口和真空泵燃油蒸汽出气口,所述真空泵燃油蒸汽出气口连接燃烧室。
所述燃烧室前端的加热器本体上设有燃烧室前端进气口,所述真空泵燃油蒸汽出气口通过燃油蒸汽管连接燃烧室前端进气口。
所述燃油加热器进气口连接进气消音器,所述燃油加热器进气口和进气消音器为竖向设置。
所述加热器本体连接冷却液泵,所述冷却液泵横向设置。
所述真空泵包括隔膜,所述隔膜的材料为耐油的氟硅橡胶材料。
所述燃油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器本体工作,还控制微型真空泵的开启和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燃油加热器用于电动汽车冬季采暖,本发明开发并集成了耐油的真空泵产生真空和阀体两种作用,解决了碳罐燃油蒸汽脱附的问题;对加热器本体经济合理改制实现回收后的燃油蒸汽安全燃烧。在不影响电动车整车动力性,达到冬季取暖、除霜、除雾的目的,并满足燃油蒸汽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燃油加热器及供油系附件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微型真空泵结构原理图。
图中:1加热器本体,2燃油加热器进气口,3真空泵,4真空泵燃油蒸汽进气口,5真空泵燃油蒸汽出气口,6进油口,7燃烧室前端进气口,8燃油蒸汽管,9进气消音器,10冷却液泵,11排气口,12碳罐,13碳罐燃油蒸汽出气管,14供油管,15电磁泵,16碳罐通气管,17油箱,18重力阀,19重力阀排气管;20助燃风扇,21电机,22连杆式机械装置,23隔膜,24泵腔,25泵排气口,26排气口隔膜,27泵抽气口,28.抽气口隔膜;
30火花塞/火焰探测器,31继燃室,32热交换器,33助燃风扇电机,34燃烧室前端,35喷油口,36燃烧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电动汽车用燃油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1,加热器本体1上设有燃油加热器进气口2,加热器本体1内设有燃烧室,加热器本体1通过插接件连接真空泵3,所述插接件设置在真空泵3背部,真空泵3上设有真空泵燃油蒸汽进气口4和真空泵燃油蒸汽出气口5,真空泵燃油蒸汽出气口5连接燃烧室。
作为一种优选,燃烧室前端的加热器本体1上设有燃烧室前端进气口7,真空泵燃油蒸汽出气口5通过燃油蒸汽管8连接燃烧室前端进气口7。
燃油蒸汽管8设在真空泵3和燃烧室前端进气口7之间,燃油蒸汽管8在加热器厂家出厂前和真空泵3一起装配,拆卸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6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盘阵列容错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其光学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