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缓冲装置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6423.5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5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毛永志;罗红旭;蔡春华;王雅和;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J7/34;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装置 蓄电池 组储能 系统 | ||
1.本发明带缓冲装置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电容器组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和电容器组一同极连接,电池组的另一极极通过控制电路连接电容器组另一极,电容器组一侧为输入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控制元件、放电控制元件和各自的触发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包括晶体管和连接在其基极上的稳压二极管和电阻,触发电路跨接在电池组和电容器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元件和放电控制元件均为单向导电元件,反向并联,分别控制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系统,处于放电状态时,电容器组先开始放电,电容器组的电压开始下降,此时电池组处于隔离状态,当电容器组的电压下降到与蓄电池组电压差值达到一个设定的电压值时,放电控制元件的触发电路启动,放电控制元件导通,蓄电池组经由放电控制元件与负载连接,对负载放电的同时给电容器组充电,电容器组的电压升高;当蓄电池组电压与电容器组电压一致时,触发电路停止触发,放电控制元件自动关断,电池组重处于间歇隔离状态;当电容器组端电压再次下降并与电池组间的电压差值大于设定的限压值时,放电控制元件重新导通,蓄电池组进入下一个放电周期;处在充电状态时,电容器组先开始充电,电容器组的电压开始升高,此时电池组处于静止状态,当电容器组的电压升高到与蓄电池组电压差值达到一个设定的电压值时,充电控制元件的触发电路触发,充电控制元件导通,蓄电池组经由可控硅与充电电路连接,电容器组对蓄电池组充电的同时,外充电电路同时对电容器组充电,蓄电池组电压升高,电容器组的电压下降;当蓄电池组电压与电容器组电压一致时,充电控制元件关断,电池组处于间歇静止状态;当电容器组端电压再次升高并与电池组间的电压差值大于设定的阀值时,充电控制元件重新导通,蓄电池组进入下一个充电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元件和放电控制元件都采用可控硅或IGBT大功率场效应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设定0-30秒的关断延迟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组和蓄电池组的电压差值的设定的电压值为蓄电池组总电压的0-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由至少一块电池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池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组由至少一个电容器和超级电容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64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以太网路径的保护切换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