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网箱的鲤鱼家系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7427.5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李冰;张成锋;王建新;谢婷婷;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徐士金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网箱 鲤鱼 家系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属于鱼类育种技术,具体是利用网箱开展鲤鱼家系选育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鲤鱼是我国传统养殖鱼类,也是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适合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养殖。鲤鱼的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品种较多,养殖技术成熟,很难单单通过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产量。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鲤鱼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对当前养殖的品种进行遗传改良。目前,鲤鱼的选择育种广泛采用家系选择的方法。家系选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建立多个家系,家系数量越多选择的机会越大,育种的成功率就越高,相对缩短育种时间。家系选育首先要进行亲鱼挑择,即选择出具有一定遗传背景的一尾雌鱼和一尾雄鱼进行交配,其繁殖的后代即是一个家系。为了比较不同家系的生长性能,既要养殖条件相同,又要能区分不同的家系,目前所用的方法是:一、池塘分开养殖。即各个家系分别用相同条件的池塘,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养殖,养至一定阶段后再进行家系生长性能比较。二、家系标记混合养殖。鱼体长至一定阶段(一般最小为10克左右),把电子蕊片注入其腹腔,每个芯片有特定的编号,通过相应的电子扫描仪读出。经过标记和编号扫描记录的不同家系的鱼在一起混养,养至一定阶段后再进行家系生长性能比较。第一种方法,一般每个家系需占用一个池塘,每个池塘条件也存在差异,对实验结果容易造成误差。对多个家系进行生长性能比较时,要占用大量池塘,实际上很难行得通;第二种方法,可以适用于多个家系,但蕊片成本高,对技术人员要求高,难以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一种封闭式网箱进行多个家系饲养和生长性能比较的方法,该方法消除了采用池塘分开养殖所造成的实验误差,节约大量池塘水面。无需蕊片标记,节约成本,适合一般育种场使用,能轻松开展多个家系的育种选育。
本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网箱的鲤鱼家系选育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一、设置网箱。1、亲鱼繁殖网箱的设置。可封闭式网箱,大小1立方米,网纱网目30目,网箱内放置一个鱼巢(以便附着鱼卵)。网箱设置在水泥池或池塘内,网箱内水深90厘米左右(为了增加水体和充分利用网箱内壁附卵)。2、养殖网箱的设置。可封闭式网箱,大小1立方米,网纱网目20目,所有网箱设置在同一池塘内,网箱内水深70厘米左右。二、建立家系。来自相同或不同遗传背景的鲤鱼亲鱼,按一雌一雄配对,交配繁殖。配对好的亲鱼经人工催产后,放入亲鱼繁殖网箱内,待亲鱼产卵后取出亲鱼。鱼卵在网箱内继续孵化成鱼苗,然后按常规方法在网箱内进行苗种培育,两周后收集鱼苗,转池转箱,进行鱼苗放养。三、鱼苗放养。每个家系分别放两个养殖网箱,所有家系每个网箱内鱼苗放养数量一致,网箱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管理。当鱼苗分别长到5厘米和10厘米左右时,按常规方法进行两次挑选,去劣留精,始终保持每个网箱内的鱼苗数相同。四、对比试验。每个月测量1次各个家系的生长数据并作记录,养殖5个月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选择生长快的家系继续在网箱内养殖,到性成熟后,开展新一轮的家系选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网箱设置在同一池塘内,为每个家系提供相同生长条件,减少环境所造成的误差。可大大节省池塘、人力和物力,降低选育成本,而且方法简单,适合一般育种单位,尤其适合多个家系的选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7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气化含碳的燃料的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小粒种子发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