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阻燃拒水功能的纺织品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7563.4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符晔;清水壮夫;清水敏昭;张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00 | 分类号: | D06M11/00;D06M13/00;D06M13/50;D06M13/02;D06M13/18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阻燃 功能 纺织品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阻燃拒水功能的含有阻燃聚酯纤维的纺织品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非卤素阻燃加工和非氟素拒水加工的含磷共聚改性型聚酯阻燃纤维的纺织品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卤素阻燃剂的溴系阻燃剂热解产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多溴二苯并二恶烷(PBDD)和多溴二苯并呋喃(PBDF)。欧盟对溴系阻燃剂使用进行了限制和禁止。例如中国专利CN200680034991.9中就提出了溴系阻燃剂的危害性。
氟素拒水剂分解可能会产生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PFOS和PFOA具有遗传毒性、雄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发育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等多种毒性,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全身多器脏毒性的环境污染物。欧美、日本对此类加工剂的应用进行了限制,以后可能禁用此类加工剂,例如中国专利CN200910053646.5中对氟素拒水剂的危害性和使用限制进行了说明。
目前市场上的阻燃拒水功能纺织品由于采用含有卤素阻燃剂和氟素拒水剂进行加工,都不是很安全、环保的产品。例如日本帝人株式会社专利(特開平06-136666)公开了一种阻燃、拒水加工的纺织品,其阻燃加工剂是磷系阻燃剂,但拒水加工使用的却是氟素拒水加工剂,对生态环境及使用者有一定的危害性。
所以在阻燃和拒水加工中,安全、环保的非卤阻燃加工和非氟拒水加工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非卤阻燃加工剂和非氟拒水加工剂加工的、具有阻燃拒水功能的环保型纺织品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纺织品中含有聚酯纤维,且该纺织品中溴元素的含量≤5μg/g,氟元素的含量≤5μg/g。其中聚酯纤维为含磷共聚改性型聚酯阻燃纤维,聚酯纤维中磷含量为3000~9000μg/g。其中含磷共聚改性型聚酯阻燃纤维是含有甲基P、环状P、苯基P或侧链P阻燃剂的聚酯纤维;
甲基P、环状P、苯基P阻燃剂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a)甲基P (b)环状P (c)苯基P。
本发明的纺织品根据日本防炎性能涉及耐洗涤性能的基准(昭和四十八年六月一日消防厅告示第十一号)洗涤5回前后的接炎回数(JIS L 1091 D法)≥3回,根据JIS L 1092拒水度试验,拒水评价结果≥2级。
对含有聚酯纤维的坯布先后进行阻燃-还原清洗-拒水加工,制得本发明的纺织品,其中阻燃和拒水加工采用浴中吸尽法-浴中吸尽法或浴中吸尽法-浸轧法,阻燃加工液和拒水加工液的主要组成如下:
(1)阻燃加工(浴中吸尽法)
非卤素阻燃加工剂 1~60%o.w.f.
优选使用量为10~30%o.w.f.
pH值调节剂
(2)还原清洗加工
将阻燃加工后的布放入染缸里还原清洗,升温至80℃,在80℃下保温20min
保险粉 1~4g/L
无水碳酸钠 2~8g/L
精炼剂 2~8g/L
(3)拒水加工
A、浴中吸尽法
非氟素拒水加工剂 0.1~20%o.w.f.
优选使用量为1~10%o.w.f.
pH值调节剂
B、浸轧法
非氟素拒水加工剂 1~200g/L
根据拒水剂有效量进行调节,优选使用量为30-160g/L,
粘合剂 1~30g/L
渗透剂 0~10g/L
pH值调节剂
其中,pH值调节剂无特别限定,如醋酸、苹果酸等;非卤素阻燃加工剂为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氮系阻燃剂和磷腈系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非氟素拒水加工剂主要为树状硅氧烷拒水剂、蜡系拒水剂、脂肪烃和脂肪酸类拒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粘合剂主要为三聚氰胺、异氰酸酯类、环氧树脂类、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不破坏非氟素拒水加工剂的性状和获得较好的拒水加工性能,在加工时需要注意pH值的调节及控制。
浴中吸尽时拒水加工的升温速度为0.2~3.0℃/min,保温温度为50~100℃,时间为5~60min。
最后,对非氟素拒水加工布进行干燥定型,获得具有阻燃拒水功能的纺织品。
本发明的纺织品具有优异的阻燃和拒水功能,并且安全、环保;可应用于浴帘、帐篷、窗帘、户外运动服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7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