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8785.8 | 申请日: | 2010-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5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一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弛一智 |
主分类号: | A23N1/02 | 分类号: | A23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3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 ||
本项发明名称——一种制浆设备。是一种涉及将颗粒物料研磨成细小粉体并浆化的技术,特别适用于粮食如豆类及其韧性物料的研磨。
已有的制浆设备,如湿式球磨机、砂轮盘式磨浆机、多功能胶体磨机、万能粉碎结合磨浆机、小型搅拌桨(刀片式)粉碎制浆机等,各有其弊。如湿式球磨机研磨振动及噪音较大,制浆纯净度不高,不适于粮食类制浆;胶体磨机对物料的适应性不高,研磨构件结构相对复杂,因不易表面强化处理,致使对物料有轻度污染,难于实现渣浆的自动分离;盘式磨、胶体磨等机械,会因物料浓度过高,水循环受阻而致干磨失效。万能粉碎磨因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受限,极易对物料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口感及营养;小型刀片式搅拌桨研磨方式,研磨细化困难,颗粒粗大利用率低,使用寿命短。这些类型的制浆设备,或多或少地呈现出物料利用率不高的情形,产生一定量的浪费。
鉴于此,本项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平稳,功率涵盖范围宽,工作更可靠,研磨构件造价较低,物料利用率更高,研磨效率更高,制品纯净度更高,研磨效果更好并提供多种粒径以供选择,能够实行渣浆自动彻底分离的新型制浆设备。
本项发明采用由数组轮系或轴系组合而成的研磨构件体系(简称研磨体系),并外套物料循环壳体,以及镶嵌在循环壳体一侧的滤片,结合在另一侧盛装物料及搜集渣料的料杯,根据不同功率及机型的结构,研磨构件之间的研磨间隙可以设置为可调或固定;料杯内可选择性设置滤网、物料加注口、可设置上端盖或不设置,以此来实现其目的。
以两只研磨构件为一组轮系或轴系组合而成的研磨体系为例,(参见附图1),包含连接体2、回转轴1、轴承3、循环壳体4、(参见附图2),以及镶嵌在循环壳体一侧的滤片5、循环壳体内的研磨构件6、研磨构件7、连接于循环壳体另一侧的料杯8、(参见附图3),可以选择性设置的滤网9等组成。
上述回转轴经由轴承定位导向置于连接体内,回转轴一端与研磨构件相连接;循环壳体连接于连接体上,罩着研磨构件,并设置为一定的间隙,以适应物料及介质的循环;研磨构件呈圆柱状,表面均布磨粒或是加工出齿廓并行强化处理,研磨构件之间给定一个速比,设置为同向或逆向运转;循环壳体一侧镶嵌的滤片,设置为可更换,依据不同制浆的粒度需要,更换相应孔径的滤片;循环壳体与料杯连接处设有矩形通孔,以保证物料循环及研磨的畅通。
本项技术的设备特性,其工作原理与其它机械截然不同,区别在于:具有明显的“层剥效应”,即是颗粒物料通过研磨构件的自动进给,逐层剥离,而非生硬的剪切破碎,因此它可适应制作较小功率的设备对较大颗粒较高硬度的物料研磨,同时会大幅降低破碎研磨物料时的噪音。
采用本项技术制作的设备,其研磨区间可以很小,不像万能粉碎磨因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受限,存在较大的物料研磨腔,物料与各种活性金属元素接触面相对很大,较高速的撞击破碎,极易对物料造成污染,物料在破碎中与多种重金属元素、活性金属元素的接触面相对很大,势必导致污染,从而影响口感及营养。而本项技术的设备,物料一般只与研磨构件相接触,研磨构件相对精练,体积小巧,研磨区没有其它冗余构件的参与,加之研磨构件的耐磨寿力可以轻松掌控,这给浆类制备的高度纯净化提供了条件。
极高的物料利用率。本项技术的制浆设备其物料利用率及豆类蛋白的抽提率大大优于砂轮盘式磨浆机。砂轮盘式磨浆机在制浆过程中,为了提高物料利用率,需要人为的几次周转物料,这无疑会增大劳动强度,恶化工作环境。而本项技术的研磨设计,物料的循环回路自动形成,“循环往复”地研磨是其工作的主要特征,勿须人为掌控,容易实现程序化控制,物料可食部的抽提率与研磨时间成正比,因此物料利用率可以很高。
研磨失效性极低。“盘式磨”、“胶体磨”等机械,会因物料浓度过高,水循环受阻而致干磨失效,出现塞滞、梗阻、卡死、烧糊等现象,须拆卸清理方可投入使用。而本项技术的研磨构件设计,不会因物料浓度过高出现干磨等失效形式,水体循环经由研磨构件自行调配,无须外在循环,物料的研磨回路每一循环皆呈“开式”结构,无封堵的可能,因而可靠度很高。再因物料的破碎研磨具有突出的“逐层剥离”特性,没有强力嵌入现象,不会出现因“塞滞”等现象而致的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弛一智,未经张弛一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87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超滤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 下一篇:一种压力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