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雷蒙磨及压制石墨产品所用粉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8917.7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利;赵稳成;韩新威;吴保军;王光林;李红涛;张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利碳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B02C23/18;F28D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樊羿 |
地址: | 451263 河南省巩***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雷蒙磨 压制 石墨 产品 所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冷却雷蒙磨,包括主机、分析器、旋风收集器、风机,各部分依次由风管连通构成循环风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风收集器与风机之间的回风管路中还安装有用于冷却循环气流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定数量的换热支管、冷却腔、进气腔、出气腔、壳体,所述换热支管竖直地分布于冷却腔中,其上、下端口分别连通进气腔、出气腔,所述进气腔经由风管连通至旋风收集器,所述出气腔经由风管连通至风机,所有换热支管的截面积之和是旋风收集器与风机之间风管的截面积的1~4倍,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连通冷却腔的冷媒出口,其下部设置有连通冷却腔的冷媒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雷蒙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管为薄壁金属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雷蒙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管外嵌合有金属散热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雷蒙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腔中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雷蒙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机的主磨辊腔壳体外设置有冷却夹套,该冷却夹套设置有相应的冷媒进口和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雷蒙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雷蒙磨还包括小旋风收集器、小型除尘器,所述循环气流的排放口由余气出气管连通小旋风收集器,再由尾气管连通小型除尘器。
7.一种压制石墨产品所用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次磨粉
选取煅烧石油焦、沥青焦、鳞片石墨中的至少一种破碎磨粉至300~400目;
(2)混捏、轧片
按上步所得粉料重量的25~35%加入粘结剂在140~170℃下混捏搅拌40~70分钟后,轧制成片状,冷却后破碎为粒度≤20mm的碎片,备用;
(3)再次磨粉
将上步所得碎片经振动给料机均匀地送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雷蒙磨中,冷却雷蒙磨主机以130~180rpm的转速辊压磨粉,风机以34860~48790m3/h的流量、1870~2730Pa压强向主磨辊腔通空气,气流携带磨碎的细粉进入分析机,经分析机以420~800rpm的转速进行分选后,较粗的细粉回落于磨辊腔重磨,符合粒度要求的细颗粒随气流进入旋风收集器,气、粉分离后,分离后的气流经冷却装置冷却后进入风机进口,形成循环气流,粉体落入旋风收集器底部,收集该粉料即为压制石墨产品所用粉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压制石墨产品所用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雷蒙磨的冷却装置以低于20℃的冷水为冷媒,且冷水在冷却腔内的平均流速控制为90~125mm/s,使冷水与冷却列管充分进行热交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压制石墨产品所用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振动给料机给料的速度控制在16~26kg/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压制石墨产品所用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需要重复所述步骤(2)和(3)1~2次;在所述(2)中,所用粘结剂为中温沥青或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利碳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利碳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89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片染色机及染色方法
- 下一篇:颚式破碎机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