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酸铝耐火纤维真空吸滤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9683.8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福 |
主分类号: | D01B9/00 | 分类号: | D01B9/00;D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铝 耐火纤维 真空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纤维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酸铝耐火纤维真空吸滤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原真空吸滤成型工艺为:将所需一定量的水,加入混料池内,再加入粉碎棉,然后再计量加入各种添加剂,如絮凝剂、膨胀剂、固料以及无机结合剂。开启搅拌器混合约20分钟。然后再用氢氧化钠调PH到要求值。调制完成后将混合好的浆体放入成型池内,再将已制作的模具放入成型池,在模具上加真空成型。模具是金属结构制作的,它具有一定的强度。模具外表面有一层滤网,当模具放入成型池加真空后,浆体中的纤维被真空吸滤后,留在了滤网上,液体顺真空管道而排出。然后将模具从池中取出去掉真空后脱模,产品即做成,再进入后工序加工。
原有工艺使用的是干法碎棉,不只浪费原棉,而且也污染环境;另外,原有工艺浆体中的纤维被真空吸滤后,液体顺真空管道留出,这样不仅是对原材料的浪费,而且也会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真空吸滤成型工艺的不足,现提供一种工艺设备更为完善,节约原材料,提升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硅酸铝耐火纤维真空吸滤成型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在装有水力碎棉器的配料池内加入定量的水,再放入所需的纤维原棉,开启水力碎棉器约5-7分钟,将纤维原棉粉碎;
(2)、向配料池内依次加入絮凝剂、增强剂,减速开启水力碎棉器使其均匀混合约2分钟,再加入无机结合剂搅拌30秒钟,溶液即达到絮凝状态,停机,并将浆体放入成型池内;
(3)、在混料过程中即开启真空泵,使真空泵达到要求的真空度。此时将产品成型模具放入成型池内加上真空,池内浆体即在真空作用下,被模具抽取,剩余液体被抽至真空罐,然后从真空罐内通过水泵抽入高位水箱;
(4)、由于产品成型模具外部带有滤网,纤维被过滤在模具上,然后切断真空加入压缩空气将成型产品从模具上脱出,送入烘房烘干,即得到成品。
相对于原有真空吸滤成型工艺,我们所提供的硅酸铝耐火纤维真空吸滤成型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在配料池内加入水力碎棉机,不是使用干法碎棉,而直接加入原棉,用水力碎棉机将原棉在水中打碎,既减少污染,又节约原棉。
其次,在配料池中调整部分絮凝剂、增强剂,而取代了氢氧化钠等强碱和酸,从而改善了产品性能质量及安全,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再次,在真空罐中增加水泵,平台上增加高位水箱,使成型过程中液体回收再利用,不再排放,减少液体中的添加剂的加入,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减少了废水的直接排放,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硅酸铝耐火纤维真空吸滤成型工艺流程图
1-高位水箱,2-真空泵,3-真空罐,4-配料池,5-成型池,6-搅拌器,7-水力碎棉器,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硅酸铝耐火纤维真空吸滤成型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在装有水力碎棉器的配料池内加入定量的水,再放入所需的纤维原棉,开启水力碎棉器约5-7分钟,将纤维原棉粉碎;
其次,向配料池内依次加入絮凝剂、增强剂,减速开启水力碎棉器使其均匀混合约2分钟,再加入无机结合剂搅拌30秒钟,溶液即达到絮凝状态,停机,并将浆体放入成型池内;
再次,在混料过程中即开启真空泵,使真空泵达到要求的真空度。此时将产品成型模具放入成型池内加上真空,池内浆体即在真空作用下,被模具抽取,剩余液体被抽至真空罐,然后从真空罐内通过水泵抽入高位水箱;
最后,由于产品成型模具外部带有滤网,纤维被过滤在模具上,然后切断真空加入压缩空气将成型产品从模具上脱出,送入烘房烘干,即得到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硅酸铝耐火纤维真空吸滤成型工艺在配料池内加入了水力碎棉机,不是使用干法碎棉,而是直接加入纤维原棉,用水力碎棉机将原棉在水中打碎,既减少污染,又节约原棉。在真空罐中增加水泵,平台上增加高位水箱,使成型过程中液体回收再利用,不再排放,减少液体中的添加剂的加入,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减少了废水的直接排放,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福,未经王德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9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卤代丙酮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供注射用依达拉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