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病毒性腮腺炎的中草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0546.6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4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中药材品种培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P31/14;A61K35/3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病毒性 腮腺炎 中草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动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腮腺炎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病毒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冬春季节,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比较急性的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变。祖国医学称为“痄腮”,其病因是由于患者或因外感所致抵抗力低下,风热疫毒,由外入里,相侵。引发内有积热,而肝胆之火与胃热壅阻少,阳,经络。邪热疫毒,郁滞脏腑,又因肝胆互为表里,胆病及肝,因而引起病毒滞留,腮腺发炎,发热,病变。严重时还可引起全身症状。中医在辨证中分为,风热壅阻,热甚动风,肝络毒壅等多种类型。在临床上常见的是风热壅阻型,该类腮腺炎的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三天后,可见一侧或双侧腮颊肿大,疼痛难忍拒按,伴发吞咽受阻,重者昏迷,抽搐。该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健康,患者渴望一种治疗该病的药物。结合临床治疗,多年来经过六十余例的实践治疗,治疗中采用了清热解毒,通络消肿的药物。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为此,在挖掘提升民间有效验方的基础上,为治疗病毒性腮腺炎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效果好的中草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病毒性腮腺炎的中草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腮腺炎的中草药,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板蓝根35-45份;黄芩35-45份;黄连25-35份;陈皮15-25份;玄参35-45份;连翘15-25份;牛蒡子15-25份;马勃25-35份;升麻15-25份;忍冬藤15-25份;大青叶15-25份;柴胡15-25份;桔梗25-35份;全蝎5-15份;桑寄生25-35份;羚羊角5-10份;炙甘草5-15份;地龙15-25份;加水16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收取上清液,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腮腺炎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板蓝根40份;黄芩40份;黄连30份;陈皮20份;玄参40份;连翘20份;牛蒡子20份;马勃30份;升麻20份;忍冬藤20份;大青叶20份;柴胡20份;桔梗30份;全蝎10份;桑寄生30份;羚羊角6份;炙甘草10份;地龙20份;加水1600份,煎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装配后灭菌,待用。
本发明的配伍思想:以板蓝根为君;以黄芩、黄连、陈皮、玄参为臣;以连翘、牛蒡子、马勃、升麻、忍冬藤为佐;以大青叶、柴胡、桔梗、全蝎、桑寄生、羚羊角、炙甘草、地龙为使。
配方中各原料作用:
板蓝根40份;黄芩40份;黄连30份;陈皮20份;玄参40份;连翘20份;牛蒡子20份;马勃30份;升麻20份;忍冬藤20份;大青叶20份;柴胡20份;桔梗30份;全蝎10份;桑寄生30份;羚羊角6份;炙甘草10份;地龙20份;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或草大青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病毒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病毒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腮腺炎、骨髓炎。
黄芩: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与归经:温,辛、苦。归脾、肺经;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中药材品种培育研究所,未经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中药材品种培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0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磁场角度感应装置的灯具
- 下一篇: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L-色氨酸的综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