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辊道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0596.4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毕可国;孙海涛;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2 | 分类号: | B65G13/02;B65G13/06;B65G13/11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元生 |
地址: | 264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输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输送辊道。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曲轴等机械部件的生产制造中,要经过很多加工工序。其一般是通过辊子输送设备进行工序间的周转输送。常用的辊子输送设备分为无动力输送辊道和动力输送辊道两种形式。物品在无动力辊道上移动需要施加外力,物品受外力作用可以随时静止或者来回自由运动。而在动力辊道上,物品受辊子地驱动,会自动地朝一个方向运动。所以上述的两种辊道无法满足物品在辊道上既可以受辊子驱动自动移动,又可以来回自由运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组装方便,制造简单,既具有动力轨道的功能,又可以当无动力辊道使用的新型输送辊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辊道,其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安装有若干排无动力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内测通过两对升降气缸安装有可上下升降的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上安装有电机和若干排动力辊,动力辊上安装有链轮,电机通过链条驱动动力辊转动,活动支架上相邻的动力辊中间设有长孔,无动力辊的转轴穿过活动支架的长孔,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无动力辊可绕其自身的转轴自由转动。
本发明所说的升降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升降气缸的气缸杆通过连接块与活动支架连接固定。
本发明采用上述机构,升降气缸可带动安装有动力辊和驱动电机的活动支架上下运动,使动力辊略高出或低于无动力辊。对照现有技术,本发明结构合理,组装方便,制造简单,当动力辊略高出无动力辊时,动力辊与被输送物品接触,并驱动被输送物品运动,辊道具有动力辊道的功能;当动力辊低于无动力辊时,无动力辊与被输送物品接触,此时辊道又具有无动力辊道的功能。本发明既具有动力轨道的功能,可以受动力辊驱动自动移动,又可以当无动力辊道使用,可以在无动力辊道往返自由运动,适于曲轴等机械部件的加工过程中工序间周转输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中:1.固定支架,2.链轮,3.螺栓,4.动力辊,5.无动力辊,6.活动支架,7.连接块,8.升降气缸,9.传动链条,10.电机,11.电机链轮,12.气缸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图3、图4中可以看出:一种输送辊道,其设有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上安装有若干排无动力辊5,无动力辊5是通过螺栓3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无动力辊5可绕其自身的转轴自由转动。无动力辊是对输送物品没有驱动作用的可以自由旋转的辊子。
所述固定支架1内测通过两对升降气缸8安装有可上下升降的活动支架6。所说的升降气缸8通过气缸支架12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升降气缸8的气缸杆通过连接块7与活动支架6连接固定。活动支架6呈板状,上面安装有若干排动力辊4和驱动电机10;动力辊4上安装有链轮2,电机10上安装电机链轮11,电机链轮11和链轮2通过传动链条9连接在一起,并由电机10驱动动力辊4转动。动力辊4是对被输送物品有驱动作用的辊子。
由图1、图2、图4还可以看出,所述活动支架6上相邻的动力辊4中间设有长孔,无动力辊5的转轴穿过活动支架6的长孔,通过螺栓3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无动力辊5可绕其自身的转轴自由转动。由于升降气缸8通过气缸支架12安装在固定支架1上,升降气缸8的气缸杆又通过连接块7与活动支架6连在一起,所以升降气缸8动作时,带动活动支架6上下运动,这样安装在活动支架6上的动力辊4,可以在两个相邻的无动力辊5之间上下运动,使其高出或低于无动力辊。而且不会在上下运动时碰到无动力辊。当动力辊4略高出无动力辊5时,辊道具有动力辊道的功能;当动力辊4低于无动力辊5时,辊道又具有无动力辊道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0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