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燃烧气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0928.9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喜春 |
主分类号: | F23M3/04 | 分类号: | F23M3/04;F23M3/14;F23B90/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42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燃烧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燃烧气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锅炉在使用中普遍存在浪费能源、燃烧冒黑烟、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燃烧气化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节能环保效果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锅炉燃烧气化器,该气化器设有环形贮风室、中心吊胆管贮风室、环形气化室,环形贮风室内侧中心处设置中心吊胆管贮风室,环形贮风室与中心吊胆管贮风室之间形成环形气化室,环形贮风室的内套与中心吊胆管贮风室相通,环形贮风室的外套与进气管相通。
所述的锅炉燃烧气化器,环形贮风室包括内套、外套和封头板,环形贮风室的内套和外套沿中心线同心设置,内套和外套的上下设置封头板。
所述的锅炉燃烧气化器,环形贮风室的内套上开有内套给风孔。
所述的锅炉燃烧气化器,中心吊胆管贮风室为中心吊胆管的上下设置中心吊胆管封头板构成。
所述的锅炉燃烧气化器,中心吊胆管的上部开有中心吊胆管上部圆周给风孔,中心吊胆管的下部开有中心吊胆管下部燃烧室给风孔。
所述的锅炉燃烧气化器,环形贮风室的内套与中心吊胆管贮风室之间通过气化器中心吊胆管的进风管连通,环形贮风室的外套通过开孔连接气化器外套的进风管,气化器外套的进风管与气化器中心吊胆管的进风管为同一中心线。
所述的锅炉燃烧气化器,环形贮风室与中心吊胆管贮风室之间通过支撑架连接。
所述的锅炉燃烧气化器,该气化器设置于锅炉的燃烧室内,气化器使燃烧室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气化燃烧室,下部为燃煤燃烧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锅炉燃烧气化器设置于锅炉的燃烧室内,将燃烧室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气化燃烧室,下部为燃煤燃烧室。通过锅炉燃烧气化器的中心吊胆管、中心吊胆管下部燃烧室给风孔向燃煤燃烧室给风助燃,形成旋流式燃烧,完成半气化燃烧后的气体,进入环形气化室内,在内套上的内套给风孔和中心吊胆管上的中心吊胆管上部圆周给风孔同时给风助燃后,使燃煤充分燃烧,达到煤转气的燃烧效果,提高燃烧温度,实现了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发明锅炉燃烧气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锅炉燃烧气化器在锅炉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环形贮风室;2封头板;3中心吊胆管上部圆周给风孔;4中心吊胆管封头板;5中心吊胆管;6内套给风孔;7内套;8外套;9中心吊胆管下部燃烧室给风孔;10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1环形气化室;12支撑架;13(气化器外套的)进风管;14(气化器中心吊胆管的)进风管;15燃烧室水套隔离板;16锅炉;17燃煤燃烧室;18气化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锅炉燃烧气化器主要包括:环形贮风室1、封头板2、中心吊胆管上部圆周给风孔3、中心吊胆管封头板4、中心吊胆管5、内套给风孔6、内套7、外套8、中心吊胆管下部燃烧室给风孔9、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0、环形气化室11、支撑架12、气化器外套的进风管13、气化器中心吊胆管的进风管14等,环形贮风室1内侧中心处设置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0,环形贮风室1与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0之间形成环形气化室11,环形贮风室1的内套7与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0相通,环形贮风室1的外套8与气化器中心吊胆管的进风管14相通。
具体结构如下:
内套7和外套8沿中心线同心设置,内套7和外套8的上下设置封头板2,形成环形贮风室1;环形贮风室1内侧中心处设置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0,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0为中心吊胆管5的上下设置中心吊胆管封头板4构成;环形贮风室1与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0之间通过支撑架12连接,环形贮风室1与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0之间形成环形气化室11;环形贮风室1的内套7与中心吊胆管贮风室10之间通过气化器中心吊胆管的进风管14连通,环形贮风室1的外套8通过开孔连接气化器外套的进风管13,气化器外套的进风管13与气化器中心吊胆管的进风管14为同一中心线。
中心吊胆管5的上部开有中心吊胆管上部圆周给风孔3,中心吊胆管5的下部开有中心吊胆管下部燃烧室给风孔9,环形贮风室1的内套7上开有内套给风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喜春,未经陈喜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0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自动弯曲机的机械式对齐装置
- 下一篇:自动数控冲料设备的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