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用灶节能炉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1127.4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武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海涛 |
主分类号: | F24C5/18 | 分类号: | F24C5/18;F24C5/16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商用灶节能炉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商用灶节能炉头是由炉头座、设在炉头上端口内的炉头上盖、安装在炉头上盖中心处的燃气喷嘴和罩在燃气喷嘴上面的压盖构成,在燃气喷嘴的中心设有一个等径的气相孔,燃气喷嘴下端通过六分管依次连接调节阀和储气缸,储气缸通过气相管与液化气钢瓶的气相出口连接。随着餐饮业的发展,这种商用灶节能炉头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1、长期以来这种商用灶节能炉头燃烧的都是液化气的气体,液化气的气体是靠钢瓶内液化气液体自身气化而成,燃气炉具一旦连续长时间使用,钢瓶内液化气的气化量难以满足其气量供应,使用户不得不更换新钢瓶,致使使用后的钢瓶剩余大量石油液化气的残液无法燃尽,造成能源浪费;同时,由于液化气的气化量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当环境温度高时产生的气化量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液化气钢瓶的气化量根本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使用户不得不更换新钢瓶或使用价格较高的丙烷。丙烷不仅使用成本高,而且在使用时也会剩余大量残液,造成能源的浪费。
2、由于现有炉头的燃气喷嘴的孔径较大,并且燃气喷嘴与调节阀连接的管路较粗,因此对液化气的液体无法进行控制,只能燃烧液化气中的气体,而无法燃用液化气中的液体;即使将现有的商用灶通过管路与液化气钢瓶的液相出口连接,由于管路内的液体受温度的影响在输送到燃气喷嘴期间会产生一定的气体而又无法实现气液分离,致使燃烧时燃气喷嘴一会通液、一会通气,产生的火焰时大时小,难以控制。
为此,本人在CN101706114A中提出了商用灶节能炉头装置,它包括炉头座和炉头上盖,其特殊之处是:在炉头上盖上设有液相喷嘴,液相喷嘴入口由炉头座引出,液相喷嘴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气液分离罐,在导管上设有调节阀,在分离罐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导管与出液口连接。
该商用灶节能炉头与液化气钢瓶的液相出口连接,能够直接燃烧液化气的液体,改变了传统的燃烧方式。通过分离罐能够使进入的液化气液体实现气液分离,使出液口流出纯净的液化气液体;然后通过调节阀和液相喷嘴能够对液化气的液体进行控制,雾化嘴能够使进入的液化气液体变成雾状喷出,使燃烧时产生的火焰稳定,钢瓶使用后无残留液体,使用时间长,有效地避免了能源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由于该装置直接燃烧液化气的液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小,因此特别适合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宾馆、饭店、单位食堂等场所使用。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商用灶节能炉头直接燃烧液化气的液体,液体燃烧后在燃烧室通风助燃,燃烧效果不够理想,液体燃烧不充分,有细微液体颗粒溅出,与传统的白钢灶相比节能1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增加氧气的供给量,燃烧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钢瓶使用后无残留液体,使用时间长,有效地避免了能源浪费,降低使用成本,并符合环保要求的商用灶节能炉头。
本发明涉及的商用灶节能炉头,包括炉头座、炉头上盖和气液分离罐,在气液分离罐上设有液相入口和液相出口,在液相出口上连接有导管,在导管上设有控制阀,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导管的另一端位于炉头体的进风口内使炉体座内腔作为混气室。
上述的商用灶节能炉头,在气液分离罐的液相入口设有调节阀,通过一个调节阀可控制多个炉头的液化气液体压力,控制更方便,并降低成本。
上述的商用灶节能炉头,在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出口靠近炉头上盖边缘。
上述的商用灶节能炉头,在导气管或炉头座上对应导气管的出口处设有火种,以方便点火。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商用灶节能炉头与液化气钢瓶的液相出口连接,通过气液分离罐能够使进入的液化气实现气液分离,出液口流出纯净的液化气液体与由炉头的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在炉体内腔混合均匀,变成混合气体,增加了氧气的供给量,起到助燃作用,混合气体通过炉头上盖上的气孔进入燃烧室充分燃烧,燃烧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与现有的白钢炉灶相比节能25%以上;钢瓶使用后无残留液体,使用时间长,有效地避免了能源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并符合环保要求;由于该装置燃烧液化气的液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小,因此特别适合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宾馆、饭店、单位食堂等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1);
图2是本发明中炉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图中:炉头上盖1,通孔101,炉具内胆2,炉头座3,进风口4,导管5,开关阀6,液相出口7,气液分离罐8,挡板9,液相入口10,进液管11,调节阀12,火种导13,气体开关阀14,气管15,导液管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海涛,未经武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1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装机
- 下一篇:一种测井频率匹配薄层校正方法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