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硬质合金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1249.3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肖民;李重义;刘如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县世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硬质合金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硬质合金,具体为一种涉及钨、钴、镭配比制备的新型硬质合金的一体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钨资源占世界钨资源65%以上,其中江西赣州以“钨都”著称。我国钨工业发展主要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钨加工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由于中国工业起步晚,中国在钨的初加工及冶炼方面属世界先进之列,但在钨的深加工(即硬质合金类产品)技术上,仍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硬质合金生产技术中,主要以碳化钨与钴粉为原料,以掺胶或掺蜡的形式成型。在1200℃以上进行高温烧结。由于碳化钨与钴粉的粒度因素,及碳化钨与钴粉的配比不同,烧结出来的硬质合金性能也相差甚远。因此,硬质合金牌号也不同。
由于该硬质合金产品所涉及的应用多而广,随着新型工业的高速发展,这种被称为“工业牙齿”的硬质合金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而且性能要求越来越趋向于高强度、高硬度和耐高温三合一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硬质合金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硬质合金生产工艺,利用在材料中添加镭的方式,并改变相关传统工艺来实现。
在本发明中,原材料的成分与比例为:0.6μm规格的碳化钨83-93份、其他包括钴6份-12份、镭1份-5份。
其主要的生产步骤包括:首先,按上述配方比例将碳化钨、钴粉、金属镭粉在酒精介质下充分混合。
将上述混合物在球磨机中进行湿式球磨24小时以上,球磨之后,将湿式混合料转入双锥混合器中,进行酒精回收以及干燥混合。
为使混合物更好粘合成型,在不间断搅拌中加入29%-31%的石蜡定型剂,其中搅拌时间为3小时。
然后进行烧结,在烧结过程中先进行缓慢升温,然后保持温度为1400-1600℃的烧结温度,其中保温时间为2小时,保温时间过后保持温度,同时进行压强为80-100MPa的高温高压烧结,保压时间为3小时,烧结后冷却成型即可。
原料中加镭与不加镭的效果对比
原料中加镭与不加镭的物性测试
有益效果:
本发明工艺流程与传统硬质合金生产大同小异,无需额外增加特殊设备,却能有效提高硬质合金的相关品质,有效地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实施例一中,选取原材料的百分比为:0.6μm规格碳化钨83份、添加料中钴为12份、镭为5份,将原材料混合后在球磨机中进行湿式球磨28小时,在双锥混合器中进行酒精回收以及干燥混合后加入30%的石蜡定型剂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个小时,搅拌过后,对混合料进行温度为1600℃,压强为100MPa的相关烧结,烧结后冷却成型得出成品硬质合金的硬度的HRA值为97大于普通不加镭的硬质合金的92.2,HV30值为2600大于普通不加镭的硬质合金的1610。
在实施例二中,选取原材料的百分比为:0.6μm规格碳化钨86份、添加料中钴为10份、镭为4份,将原材料混合后在球磨机中进行湿式球磨26小时,在双锥混合器中进行酒精回收以及干燥混合后加入31%的石蜡定型剂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个小时,搅拌过后,对混合料进行压强为100MPa,温度为1500℃的相关烧结,烧结后冷却成型得出成品硬质合金的硬度的HRA值为97.5大于普通不加镭的硬质合金的92.2,HV30值也为2600大于普通不加镭的硬质合金的1610。
在实施例三中,选取原材料的百分比为:0.6μm规格碳化钨85份、添加料中钴为10份、镭为5份,将原材料混合后在球磨机中进行湿式球磨28小时,在双锥混合器中进行酒精回收以及干燥混合后加入30%的石蜡定型剂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个小时,搅拌过后,对混合料进行压强为80MPa,温度为1600℃的相关烧结,烧结后冷却成型得出成品硬质合金的硬度的HRA值为98大于普通不加镭的硬质合金的92.2,HV30值为2600大于普通不加镭的硬质合金的161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县世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赣县世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