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稳压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1297.2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6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压电路。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电子装置的电源系统设计中,需要使用一稳压器来达到稳定的输出电压。很多现有的稳压器皆为低压降稳压器(Low DropoutRegulator,LDO),其封装体积小,设计成本低。然而当电源电压与负载电压相差较大时,低压降稳压器效率一般较低(如:电源电压为19V,负载电压为3.3V,效率为17.37%),容易因较大的功耗(正常功耗为0.314W,满载功耗为0.785W)而发热,以致影响其工作性能甚至对自身及周边电路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改善低压降稳压器工作性能的稳压电路。
一种稳压电路,其包括一低压降稳压器及一电阻,所述低压降稳压器用以将一电源的电压转换成一稳定的电压,并向一负载输出,所述电阻电性连接于电源和低压降稳压器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稳压电路利用电阻分压降低了低压降稳压器两端的电压,进而降低了低压降稳压器的功耗,以有效地改善低压降稳压器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之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图1所示之稳压电路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之稳压电路之又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稳压电路 100
低压降稳压器 10
输入端 Vin
输出端 Vout
接地端 Gnd
电阻 30
电源 200
负载 4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压电路,其可应用于移动电话或PDA等多种电子装置中。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稳压电路100,其用以对一电源200提供的电压进行稳压调整而将其转换成一稳定的电压,并向一负载400输出。该稳压电路100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一低压降稳压器10及一电阻30。
该低压降稳压器10为一现有的集成低压降稳压器件,其通过内部负反馈电路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该低压降稳压器10包括一输入端Vin、一输出端Vout及一接地端Gnd。该低压降稳压器10的压差(压差=输入端Vin电压-输出端Vout电压)约为0.5~1.1V,即表示当输入端Vin与输出端Vout电压差高于该压差范围,该低压降稳压器10即可正常工作。该输入端Vin用于接收电源200输出的电压,该输出端Vout电性连接于负载400,以向负载输出一稳定电压,该接地端Gnd接地。
该电阻30电性连接于低压降稳压器10的输入端Vin和电源200之间,即该电阻30和低压降稳压器10串联于电源200和负载400之间,该电阻30和低压降稳压器10的电压之和即为电源200输出电压与低压降稳压器10的输出端Vout输出电压之差。故该稳压电路100工作时,由于该电阻30的分压作用,低压降稳压器10两端的电压降低。如此,当电流一定时,低压降稳压器10自身功耗随之降低,进而避免低压降稳压器10过热。
下面结合图2、图3及表一说明该稳压电路100的工作原理,本发明选择芯片型号为G922T12的低压降稳压器10,其压差约为0.7V,正常耗电电流I约为20mA,满载耗电电流I约为50mA,最大功耗约为0.8W。同时本发明以电源电压为19V,负载电压为3.3V为例说明。
当加入阻值为300Ω的电阻30,稳压电路100的电流I为20mA时,电阻30分压为300Ω*20mA=6V。此时,该低压降稳压器10的输入端Vin与输出端Vout之间的电压差ΔV=19-6-3.3=9.7V,其功耗为9.7V*20mA=0.194W。显然,加入电阻30后,该低压降稳压器10的功耗远小于0.8W。
当加入阻值为300Ω的电阻30,稳压电路100的电流I为50mA时,电阻30分压为300Ω*50mA=15V。此时,该低压降稳压器10的输入端Vin与输出端Vout之间的电压差ΔV=19-15-3.3=0.7V,其功耗为0.7V*50mA=0.035W。显然,加入电阻30后,该低压降稳压器10的功耗远小于0.8W。
表一 加入电阻前后低压降稳压器之功耗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ndroid手机视频聊天智能底座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