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绘制铣刀波纹齿刃口型线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1401.8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伶俐;刘文泽;钟成明;吴波;员庆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绘制 铣刀 波纹 刃口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刀具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绘制铣刀波纹齿刃口型线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型线铣刀的刃口需用数控机床加工。首先根据设计参数绘制出刃口型线,然后编写好刃口型线的加工程序,存入机床控制系统,方可进行铣刀刃口加工。
用于粗加工的铣刀通常要在刀刃上设置断削槽,以便断削,防止因排削不畅损伤刃口,缩短铣刀使用寿命。各断削槽的几何形状、尺寸是相同的,并且并列连续排列,所有断削槽的截面型线是一条余弦曲线。断削槽与刃口相交,刃口型线就发生变化,成为波纹齿刃口型线。波纹线的条数等于断削槽槽数,波纹线的波距对应断削槽的槽距,波深对应断削槽的槽深。
铣刀波纹刃口型线与被加工工件的轮廓型线并不相同,而是铣刀旋转一周拟合形成的切割线与被加工工件的轮廓型线一致。铣刀波纹刃口型线是三维曲线,比被加工工件的轮廓型线更为复杂、曲折,绘制波纹刃口型线难度大、步骤多,非常繁琐。
目前,绘制波纹刃口型线是用autocad绘图软件,由技术员手工绘制,其步骤是:先根据刃口设计参数画出刃口基本型线,即没有断削槽的刃口型线,再在基本型线上画出波纹线,所有的波纹线拟合形成刃口基本型线。绘制波纹线的步骤包括:
-定距等分基本型线,等分距=波距/断削槽槽数;
-用多线段连接各等分点形成新型线;
-从新型线顺序偏移出两条辅助型线,各型线的偏移距=波深/2;
-将三条型线上的等分节点用平滑弧线交错连接,形成波纹型线。
经过上述四个步骤,就得到一组呈麻花状的波纹线,波纹线的条数与断削槽的槽数相同,波距对应断削槽的槽距,波深对应断削槽的槽深。
以上手工绘图方法至少需要4个小时,效率很低。而且,手工绘制的刃口型线还不能保证完全正确。因为手工绘制基本型线时,在将这些点连接成多线段时,可能没将所有的点连接完;如果有断线便不能达到生产的技术要求,必须返回给技术员修改,直到没有断线为止。也可能将点连接错误,造成波纹线不能拟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绘制铣刀波纹齿刃口型线的方法及装置,用该方法及装置代替人工,自动绘制出铣刀波纹齿刃口型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绘制铣刀波纹齿刃口型线的方法,将铣刀波纹齿刃口型线的绘制步骤写成计算机程序,编入autocad绘图系统,由计算机运行该绘图系统程序,自动绘制出铣刀波纹刃口型线,步骤如下:
①.根据刃口基本型线数学模型,设置该模型变量初始值,包括波距X,节点间距Y,波深Z,齿数(断削槽数)m,其中,Y=X/m,画出基本型线A;
②.按节点间距Y等分基本型线A,得出等分节点a1、2、3…n;
③.以波深Z/2为偏移距,向基本型线A的一侧顺序平行偏移出两条辅助型线B和C,并按节点间距Y等分辅助型线B和C,等出等分节点b1、2、3…n和c1、2、3…n;
④.按a1-b2-c3-b4-a5-b6顺序用圆弧连接三条型线上的节点,得到波纹齿刃口型线L1,按b1-a2-b3-c4-b5-a6顺序用圆弧连接,得到波纹齿刃口型线L2,按c1-b2-a3-b4-c5-b6顺序用圆弧连接,得到波纹齿刃口型线L3,依此类推;
写出上述步骤的代码,编入autocad绘图系统。
所述齿数为3或4。
一种绘制铣刀波纹齿刃口型线的装置,包括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所述计算机的存储器存有autocad绘图系统。
所述autocad绘图系统具有铣刀波纹齿刃口型线绘制模块,该模块包括如下子模块:
-基本型线绘制模块,用于根据刃口基本型线数学模型绘制刃口基本型线;
-基本型线定距等分模块,用于将基本型线定距等分,画出等分节点;
-辅助型线绘制模块,用于从基本型线偏移出辅助型线;
-等分节点连接模块,用于将基本型线、辅助型线上的等分节点用弧线平滑连接成波纹线。
所述外围设备具有显示器,用于显示绘图过程的操作界面。
所述计算机具有显示模块,用于将各绘图模块输出的数据图形信号转换成模拟图形信号,供显示器显示。
所述计算机具有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操作指令。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4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