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矿物的钠化焙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1491.0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4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兰钢;汪大成;官仁权;郭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内江市川威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34/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柯海军;武森涛 |
地址: | 642469 四川省内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物 焙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钒矿物的钠化焙烧方法,属于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自然界的钒矿物,多为三价氧化状态,有的则以类质同象与其他金属元素共生,如果不经过炼铁、炼钢等还原氧化过程,则需要先经过钠盐焙烧过程,以使矿物中的钒被氧化成高价钠盐化合物,即转变成易溶于水的状态。
目前国内外传统的钠化焙烧工艺,其入炉全钒含量(全钒含量是指钒占钒矿物中的重量百分比)较低,一般<6%,如果提高入炉全钒含量,容易导致回转窑结球、结圈,导致操作困难,生产不顺行。但是低全钒焙烧,具有产量低、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因此,高全钒(全钒含量>6%)焙烧的钠化焙烧工艺成为本领域目前研究则重点,但到目前为止,未见有采用高全钒(全钒含量>6%)焙烧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钒矿物的钠化焙烧方法,该方法的入炉全钒含量可以达到6%以上。
本发明钒矿物的钠化焙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混合:钒矿物经过粉碎(优选钒矿物粉碎至≥80%的钒矿物过120目筛),除去金属铁(优选除铁至除铁后的钒矿物中的铁含量≤2wt%),将钠盐和除去金属铁后的钒矿物混匀;其中,钠盐的重量为除去金属铁后的钒矿物重量的9~11%;所述的钠盐为NaCl、Na2SO4、Na2CO3中至少一种;
b、焙烧:混合后的原料于有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得到钒的五价盐;其中,焙烧温度为700~900℃,焙烧时间为3.5~5.0h。
其中,为了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上述a步骤除铁后的钒矿物中的钒含量优选>6wt%。
本发明发明人做了大量试验,根据NaO-V2O5系相图并结合实验研究,发现钠盐的加入量以及钠盐的组成对防止焙烧时结球、结圈现象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防止焙烧时结球、结圈现象的产生,上述的钠盐优选为NaCl、Na2SO4、Na2CO3的混合物,其中,NaCl和Na2SO4的重量之和为钠盐总重量的15~30%。上述的钠盐还优选为NaCl与Na2CO3的混合物,其中,NaCl的重量为钠盐总重量的15~30%。
进一步的,上述a步骤中的钠盐的重量优选为除去金属铁的钒矿物重量的10%。
本发明发明人做了大量试验,发现影响焙烧时氧分压对钒的转化率(由三价钒转化为五价钒)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焙烧转化率,上述b步骤中混合后的原料优选于氧含量≥10%的气氛下进行焙烧。
本发明方法可以在钒矿物钠化焙烧常用的炉子(如回转窑等)中进行焙烧。
本发明方法可以采用高全钒(全钒含量>6%)焙烧,回转窑不会出现结球、结圈等现象,操作方便,生产顺行,且高全钒焙烧,产量高,生产成本得到降低。本发明方法为钒矿物的钠化焙烧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方法焙烧钒矿物
将钒渣进行破碎球磨处理,过120目通过率达到92%,磁选出金属铁,精钒渣中金属铁含量为1.78%,得到100吨全精渣(TV含量:8.56%),纯碱和氯化钠总重按10吨配入,其中氯化钠占3.0吨;在搅拌机内进行混合均匀。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全精渣入回转窑进行高温焙烧,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控制在4.5h;检测回转窑窑尾尾气中氧含量达到12.5%。
本实施例的钒转化率为87.13%,焙烧过程中回转窑未出现结球、结圈现象。
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方法焙烧钒矿物
将钒渣进行破碎球磨处理,过120目通过率达到86%,磁选出金属铁,精钒渣中金属铁含量为1.69%,得到全精渣(TV含量:8.49%),尾渣全钒含量为1.12%,将40吨精渣与10吨尾渣进行配比,保证混合后的全钒为7.0%;纯碱和氯化钠总重按5.0吨配入,其中氯化钠占1.0吨,在搅拌机内进行混合均匀。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入回转窑进行高温焙烧,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控制在4.0h;检测回转窑窑尾尾气中氧含量达到11%。
本实施例的钒转化率为90.75%,焙烧过程中回转窑未出现结球、结圈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内江市川威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内江市川威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1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锰矿物的硫基火法还原方法
- 下一篇:宽幅横杆式拧水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