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空塌陷区土体水平变形监测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42650.9 申请日: 2010-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2346017A 公开(公告)日: 2012-02-08
发明(设计)人: 吴张中;马云宾;郝建斌;韩冰;荆宏远;刘建平;谭东杰;蔡永军;杨喜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B11/16 分类号: G01B11/16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金杰;任清汉
地址: 100007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塌陷 区土体 水平 变形 监测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采空塌陷区土体水平变形监测系统,涉及测量应力、温度的测量、类似线性尺寸的测量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矿层被开采后形成的空间称为采空区。地下矿层被开采后,其上部岩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随之产生弯曲、塌落,以致发展到地表下沉变形,造成地表塌陷,形成凹地。随着采空区的不断扩大,凹地不断发展而形成采空塌陷区,进而对地上或地下建(构)筑物产生危害。采空塌陷灾害是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长距离输油或输气管道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输送距离可达数千公里,常不可避免地要穿过采空塌陷区。由于选线的不充分或地下矿体的进一步开采等原因,在采空塌陷区的管道有可能在活动塌陷盆地内通过,从而使管道的安全运营遭受严重威胁。

早在1865年美国建成全球第一条原油管道起,世界即进入到了管道运营的时代,而管道通过采空区问题则不断出现。1975年英国国家煤炭理事会颁布的《塌陷工程手册》中规定了预测管道通过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的“NCB法”。1986年,国际管道科学研究院委托Battelle研究院对穿越采空塌陷区的管道受力性状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开采塌陷区的管道监测与防治》报告(NG-18,No.155),该项目系统总结了采空塌陷的特征,分析了采空区对管道的危害,开发了相应的应力计算软件,提出了塌陷区管道监测方法。

我国管道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的管道工业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这些管道大多将我国西部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东部,正在加紧建设和规划的能源输送管道有西气东输二线、中缅管道、兰郑长管道等多条上千公里管道。这些管线经过许多矿物采空区或未来开采区。如西气东输一线管线途径山西、山东、陕西、宁夏4个省区的8个矿区,受76个矿井开采形成的部分采空区的影响,总长度约887.494km,采空区一旦形成,将破坏地表平衡条件,导致地表大面积下沉、凹陷、裂缝或诱发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直接影响管道安全;鄯乌天然气管道沿途经过12处采空塌陷区,受影响总长度约12.6km,对管道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威胁,其中以芦草沟塌陷区最为严重;陕京输气管线途经山西煤矿区,兰郑长成品油管线河南段、铁大原油管线鞍山-辽阳段等也容易发生采空塌陷等灾害。

面对众多的采空塌陷灾害,我国的管道运营公司虽然采取了积极的工程防护措施,但这些措施也存在一些的弊端,首先是成本高,其次是防护工程也并非“一劳永逸”,设计施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再者防护治理的周期长以及治理时机不易掌握。而监测则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防护措施。美国国际管道科学研究院(PRCI)将监测管道作为防治采空塌陷灾害的主要方式,我国的西气东输、陕京线等管道投产后对采空区也进行有效的监测。

传统的采空区土体变形采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支距尺和全站仪或GPS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实时性都较差,均是对地表已经塌陷这一既有现象进行结果监测,难以满足采空区监测超前预报、长期和实时在线的要求。传统的管道应变监测以电阻式应变计、振弦式应变计为主,在耐腐蚀、抗干扰方面较差,稳定性也难以满足要求。近几年兴起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以BOTDR为代表)在管体监测方面已有一定的应用。

目前的这些监测方式均局限于对采空塌陷区土体地表变形这一既有结果进行独立监测,还未开展对采空塌陷区土体变形信息的超前监测。超前监测不仅能超前判断采空塌陷作用的活动情况、发育发展规律、破坏机理,还能查明采空塌陷对埋地管道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更重要的是能掌握钢质管道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判断管道的安全状态,为防治时机的确定提供依据。综合以上的信息,就能对采空塌陷区管道进行安全预警,提前预报采空区的稳定状态以及管道的危险状态,为减灾方案的设计实施提供依据。超前监测代表了采空塌陷区管道监测的趋势。

光纤光栅是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的光纤无源器件。它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特性在光纤的纤芯上建立的一种空间周期性折射率分布,其作用在于改变或控制光在该区域的传播行为方式。除具有普通光纤抗电磁干扰、尺寸小、重量轻、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外,光纤光栅还具有其独特的特性:易于与光耦合、耦合损耗小、易于波分复用等。因而使得光纤光栅在光纤通讯和光纤传感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作为光子研究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以光纤光栅为基本传感器件的传感技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各国研究者积极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目前,已报道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监测的物理量有:温度、应变、压力、位移、压强、扭角、扭矩(扭应力)、加速度、电流、电压、磁场、频率、浓度、热膨胀系数、振动等,其中一部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已经实际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2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