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干热式菇房或菇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2833.0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7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江枝和;翁伯琦;雷锦桂;肖淑霞;吴少风;黄志龙;张明华;罗涛;何盈;王义祥;陈惠成;唐翔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食用菌 生产 干热式菇房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干热式菇房或菇棚装置,可用于姬松茸和蘑菇等培养料的二次发酵用途或食用菌培养料的巴氏灭菌消毒用途。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栽培姬松茸和蘑菇所需培养料的传统发酵技术包含前发酵(亦称一次发酵)和后发酵(亦称二次发酵),其具体发酵方法包括:将培养料堆积进行第一次发酵(即前发酵),而二次发酵方法是在培养料先经过前发酵后,又将培养料搬进菇房(或称菇棚)上床后进行第二次发酵,但在进入菇房(菇棚)前应先做好菇房或菇棚的常规消毒灭菌工作,进床时,是堆放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层以至第六层床架上,培养料全部堆放好后,关闭所有的门窗,将菇房或菇棚进行密封,就可开始进行第二次发酵了。二次发酵所需的热量是采取蒸汽供热,每间菇房需要采用废旧的4-6个汽油桶进行改装成蒸汽发生炉灶(锅灶)外加热(炉灶离菇房1-2m),具体做法是在每个作为蒸汽锅的汽油桶弧形外侧面的一端凿一个直径8-15cm的蒸汽出口,将作为蒸汽锅的各个油桶水平横放到各自烧火炉灶台上(烧火炉灶台可开挖在地面上),在油桶内加满水后,密封菇棚,开始加热(一般用煤炭作燃料),各个炉灶经烟囱或直接向外界排出热烟气,被烧开的水蒸汽则进入菇房加温,在测温时均是测料中心温度,用炉灶蒸汽加热后,菇棚内温度升到60摄氏度时,要保持24小时,然后调降到50摄氏度保持96小时,最后让温度自然下降到30摄氏度时,打开菇棚的部分封口(通风口)进行通风播种,具体操作和传统二次发酵相同。由于是采用蒸汽加热,房内温度升至50℃后,一定要密切观察菇房温度变化,不能让菇房温度超过60℃,最好在55℃左右保持10小时,要是菇房内温度升至55℃之后还继续上升时,应扒开菇房上的薄膜,放去部分蒸汽,以方便菇房降温(因菇房内温度如一直超过60℃,会导致培养料中游离氨大量产生,会影响后期播种时的菌种萌发),为了使培养料在后发酵即二次发酵过程能全面发酵成熟,在二次发酵过程中保持菇房温度是关键,一般情况在二次发酵期间,要保持菇房在4~5天中,其内的温度在50℃左右。若在菇房或菇棚中对食用菌培养料进行巴氏灭菌消毒工作,菇房内温度应超过60℃以上至70℃并保持10小时左右。
上述采用蒸汽加热的二次发酵技术或巴氏灭菌消毒工作存在的缺点是操作工序烦琐麻烦,需要工人频繁给炉灶加水,烧火时间长,热能利用率低(被烟气带走大部分热量),柴火消耗大成本高,污染环境严重,且放线菌生长速度偏快,五花八门的杂菌也多,养分损失大。因此,培养料的二次发酵技术或巴氏灭菌消毒技术所用到的菇房或菇棚设计技术能直接影响到姬松茸和蘑菇等食用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是目前姬松茸等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干热式菇房或菇棚装置,用作栽培姬松茸和蘑菇等食用菌培养料的二次发酵或巴氏灭菌消毒装置,具有操作方式更简单容易,加温时间快,节能省工,养分损失少,作为菇房加热设备的炉灶结构简化、建造数量少,可减轻环境污染等效果。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这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干热式菇房或菇棚装置,仍包括一般用塑料膜布或植物秸秆搭成的菇房或菇棚的棚壁和棚顶,其特征是:
A、所建造的菇房或菇棚为座北朝南结构,每间菇房的尺寸规格(即长宽高)为:长20-25m,宽10-11m,高4-5m,其两条长边应位于一南一北位置,即两长边皆为东西方向,每间菇房内设8-10个菇床床位,每张菇床为6层;
B、在菇房或菇棚的内部建有室内加热炉灶以形成内置式加温(加热)炉灶结构,每个菇房或菇棚内设有2~4个建灶台位置,各个灶台位于菇房南侧,每个灶台位置即炉灶灶体应位于较靠近中间的两菇床之间并离两菇床床架端头的距离D为20-50cm,建好的每个炉灶灶体为竖向直立的桶形结构(可为长方体桶体或圆柱形桶体结构),且所建加热炉灶的排热烟气出口(即出烟口)是通到菇房或菇棚中;
C、所述设于菇房或菇棚中的每个内置式加温(加热)炉灶的灶口选在朝南方向开设,即在所述每个桶形灶体底部朝南的一侧面开设有可方便送入燃料(如木柴燃料)的灶口,且灶口离菇棚南侧棚壁边上的距离d至少20cm,灶口的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或圆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2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