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质量提供方法以及其所适用的移动通讯装置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3350.2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宋;罗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4 | 分类号: | H04W2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钱大勇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质量 提供 方法 及其 适用 移动 通讯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关于无线通讯的一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技术,特别是针对移动通装置的反向流量信道(reverse traffic channel)所进行的服务质量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讯系统所进行的前向封包数据传输架构中,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AN)会配置一前向流量信道(forward traffic channel)给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以下将说明的移动通讯系统包括了卫星系统、集成服务数字网络(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1x码分多址接入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系统、1x演进数据优化(1x Evolution-Data Optimized,1x EVDO)系统、以及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等等。在接收前向封包数据时,接入网络会决定该接收程序是否成功,如果在该封包数据中检测到错误,接入网络便通过混合自动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要求重传该封包数据。混合自动重传机制是一种用于重传的方案,通过请求重传错误的封包数据以确保该封包数据的递送。对反向封包(子封包)数据传输而言,接入网络会配置一接入信道与一反向流量信道给接入终端,接入终端可使用接入信道以发起与接入网络之间的通讯、或响应所接收到的消息,且接入信道包括一导频信道(pilot channel)与一数据信道。接入终端可使用反向流量信道以传送使用者特定流量或发信信息到接入网络,且反向流量信道包括一导频信道、一反向传输率指示(Reverse Rate Indicator,RRI)信道、一传输率控制(Data Rate Control,DRC)信道、一确认(acknowledgement,ACK)信道、以及一数据信道。反向传输率指示信道用以指示反向流量信道所使用的传输率。传输率控制信道是由接入终端使用以向接入网络指示其所支持的前向流量信道传输率、以及在前向流量信道上最佳的服务扇区(serving sector)。确认信道是由接入终端使用以通知接入网络关于前向流量信道上所传送的封包数据是否已成功接收。
以1x演进数据优化系统(亦被称为Rev A版本的1x高速封包数据(High Rate Packet Data,HRPD)系统)为例,反向流量信道媒介存取控制(ReverseTraffic Channel Media Access Control,以下简称为RTCMAC)子类别协议为Rev A版本的1x高速封包数据系统的RTCMAC层协议,提供了反向流量信道的规则与需求,而当合并物理层的规格书时,则可指定反向连结的混合自动重传作业的需求,以供反向流量信道在RTCMAC层重传漏失的子封包。RTCMAC层的授权计算(grant calculation)提供了接入终端内(intra-AT)针对同时进行的多个有效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数据流的服务质量。而该质量服务是通过针对每个有效媒体存取控制数据流的流量导频(Traffic-to-Pilot,T2P)控制而实现。一有效媒体存取控制数据流的平均流量导频控制是根据该有效媒体存取控制数据流与其它有效媒体存取控制数据流的需求、传输功率限制、以及扇区负载(sector loading)而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商威睿电通公司,未经美商威睿电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频介质加热功率的功率控制单元
- 下一篇:测量时隙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