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径木重组结构材及其制造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3351.7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忠;于文吉;余养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7D1/10 | 分类号: | B27D1/10;B27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径 重组 结构 及其 制造 技术 | ||
1.小径木重组结构材由小径木重组木通过纵向接长后,再多层顺纹堆叠、胶合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小径木重组木是由直径为5cm-10cm的小径级木材,截成180cm-300cm的木段,经过纤维分离,形成通长的直径为1mm-5mm的木纤维束,经浸胶、干燥、组坯、胶合等工序复合而成;所述的纵向接长采用指接或斜接的工艺方法接长;所述的小径木重组结构材指接部位或斜接部位在厚度方向按错位堆叠、胶合而成。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小径木重组结构材,其斜接部位的斜接面的厚度和斜面比例为1∶10-1∶20。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小径木重组结构材,其指接部位的齿榫参数为:齿长8mm-45mm,齿顶宽0.5mm-20mm,齿距3mm-20mm,斜度为1/6-1/9。
4.小径木重组结构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一)小径木重组木的制备、(二)指接或斜接、(三)胶拼、(四)后期处理,其特征:
(一)小径木重组木的制备
将直径为5cm-10cm的小径级木材,截成180cm-300cm的木段,经过纤维分离,形成通长的直径为1mm-5mm的木纤维束,经干燥、浸胶、干燥、铺装组坯、热压、裁边、砂光等工序,加工成一定规格的小径木重组木。
(二)指接或斜接
将所述的小径木重组木两端采用机械加工成指接面或斜接面,再在指接面或斜接面涂上胶黏剂,经过纵向指接或斜接而制成一定长度的指接或斜接小径木重组木。
(三)胶拼
将所述指接或斜接的小径木重组木的上下表面涂上胶黏剂,再将若干片涂胶后的指接或斜接小径木重组木按顺纹方向且指接部位或斜接部位在厚度方向按错位堆叠、胶合而成。
(四)后期处理
将所述的胶合后小径木重组木经过裁边、锯截、砂光等工序,加工成一定规格的小径木重组结构材。
5.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小径木重组结构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径木重组木的制备工段中,在干燥工序中,所述的木纤维束含水率控制在5%-20%之间;在浸胶工序中,所用的胶黏剂为酚醛树脂胶黏剂,其固含量为10%-30%,浸渍时间控制在2min-10min,浸胶量控制在5%-20%之间;在浸渍后的干燥工序中,干燥温度控制在30℃-70℃之间,浸胶后的木纤维束的含水率控制在4%-18%之间;在热压工序中,采用冷进-冷出工艺,热压压力为2MPa-4MPa,热压温度为140℃-180℃,保温时间为0.8mm/min-1.5mm/min。
6.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小径木重组结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斜接工序中,斜接部位的厚度和斜面比例为1∶10-1∶20。
7.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小径木重组结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指接工序中,将齿榫参数加工成齿长齿长8mm-45mm,齿顶宽0.5mm-20mm,齿距3mm-20mm,斜度为1/6-1/9。
8.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小径木重组结构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径木重组木所用的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黏剂,指接或斜接部位所用的胶粘剂为双组份异氰酸酯胶粘剂或间苯二酚胶粘剂,在胶拼过程中所用的胶黏剂为双组份异氰酸酯胶粘剂或间苯二酚胶粘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3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和缆的制备
- 下一篇:聚合性组合物用添加剂、含有其的聚合性组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