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方向灯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3366.3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竣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竣翔 |
主分类号: | B60Q1/40 | 分类号: | B60Q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方向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自动控制装置,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应用浮力或重力原理,而能避免驾驶人员因疏忽或是紧急时未能即时让相对应的方向灯闪烁而发生危险的车辆用方向灯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交通工具便捷。
车祸发生主因有许多,其中未能即时打方向灯、忘记打方向灯或是打错方向灯占非常高的比例。
目前已有自动控制方向灯专利,该专利利用加速度所产生的离心力造成讯号产生,以达到自动控制的功能,但其存在有以下的缺点:
1.利用加速度所产生的离心力造成讯号产生,但车辆转弯时机除了行进期间外还有静止期间(待转),这时此种自动化装置就无法感测到离心力而无法做出讯号来驱动正确的方向灯闪烁。
2.当方向盘转角超过180度时,将造成讯号判断错误进而驱动跟车辆转向不符的方向灯闪烁,反而容易误导后方来车对车辆转向的判断。
如何能即时且自动准确的让方向灯闪烁是当今交通安全非常重要的课题。
有鉴于习知自动方向灯控制装置仍存在有不完善处,发明人经长时间不断的研究开发,终于研发出此种应用浮力或重力原理,而能避免驾驶人员因疏忽或是紧急时未能即时让相对应的方向灯闪烁而发生危险的车辆用方向灯自动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方向灯自动控制装置,其能避免驾驶人员因疏忽或是紧急时未能即时让相对应的方向灯闪烁而发生危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方向灯自动控制装置,其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容器,其至少具有三点,三点分别为顶点、左侧点及右侧点,左侧点与右侧点至顶点距离相等,该容器内装入有液体,液体内存在有一气泡或漂浮体,该容器与地面倾斜或垂直,其设置于方向盘下方适当处或方向盘内部,方向盘正置时容器的顶点位于最上方;
一位置感测装置,其用以感测前述各点是否有气泡或漂浮体行经;以及
一转弯判定装置,当气泡或漂浮体自顶点流经左侧点时即发送讯号让右方向灯闪烁,当气泡或漂浮体依原路径返还至顶点时即发送讯号让右方向灯停止闪烁,当气泡或漂浮体经过右侧点时即发送讯号让左方向灯闪烁,当气泡或漂浮体依原路径返还至顶点时即发送讯号让左方向灯停止闪烁;
藉由如上结构设计,当驾驶人员转动方向盘时,气泡或漂浮体会因浮力而自然地行经左侧点或右侧点且自动驱动相对应的方向灯闪烁,而能避免驾驶人员因疏忽或是紧急时未能即时让相对应的方向灯闪烁而发生危险。
其中,容器内设置有环状通道以规范气泡或漂浮体行经路径,或是该容器中间为中空。
其中,再包括一计时装置,当气泡或漂浮体经过左侧点后返还至顶点时再延迟一指定时间后才发送讯号让右方向灯停止闪烁,以及当气泡或漂浮体经过右侧点后返还至顶点时再延迟一指定时间后才发送讯号让左方向灯停止闪烁,以延长对后方车辆的警示效果并增进保护人员的安全。
其中,再包括一显示装置,用以显示气泡或漂浮体的行径路径,以提醒人员目前方向盘的转向方向及转向圈数。
还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方向灯自动控制装置,其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容器,其至少具有三点,三点分别为底点、左侧点及右侧点,左侧点与右侧点至底点距离相等,该容器内存在有一移动物件,该容器与地面倾斜或垂直,其设置于方向盘下方适当处或方向盘内部,方向盘正置时容器的底点位于最下方;
一位置感测装置,其用以感测前述各点是否有移动物件行经;以及
一转弯判定装置,当移动物件自底点行经右侧点时即发送讯号让右方向灯闪烁,当移动物件依原路径返还至底点时即发送讯号让右方向灯停止闪烁,当移动物件自底点行经左侧点时即发送讯号让左方向灯闪烁,当移动物件依原路径返还至底点时即发送讯号让左方向灯停止闪烁;
藉由如上结构设计,当驾驶人员转动方向盘时,移动物件会因重力而自然地行经左侧点或右侧点且自动驱动相对应的方向灯闪烁,而能避免驾驶人员因疏忽或是紧急时未能即时让相对应的方向灯闪烁而发生危险。
其中,容器内设置有环状通道以规范气泡或漂浮体行经路径,或是该容器中间为中空。
其中,再包括一计时装置,当移动物件行经左侧点后返还至底点时再延迟一指定时间后才发送讯号让左方向灯停止闪烁,以及当移动物件行经右侧点后返还至底点时再延迟一指定时间后才发送讯号让右方向灯停止闪烁,以延长对后方车辆的警示效果并增进保护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竣翔,未经张竣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