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收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3701.X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冠全;周烜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收发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线收发设备,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无线收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竞相涌现,进入到千家万户,使消费者可随时随地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
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一般设有一无线收发设备,用以与基站或其他便携式电子装置之间通信,然而,现有的无线收发设备在接收到无线信号后仅经过单一的放大器进行放大,所接收的信号的灵敏度一般较低,容易导致无法根据理想的设计要求对所接收信号的灵敏度进行改善和调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改善、调节接收信号灵敏度的无线收发设备。
一种无线收发设备,其包括一天线、一开关、一第一接收放大器及一收发模组;该收发模组包括一信号发射端、一信号接收端、一第二接收放大器及一信号处理器;该天线与开关相连;该信号发射端与开关相连;该第二接收放大器经信号接收端与第一接收放大器;该信号处理器与该第一接收放大器及第二接收放大器相连,该信号处理器控制第一接收放大器及第二接收放大器的工作模式,并改善其从天线接收信号的灵敏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无线收发设备通过信号处理器控制第一接收放大器与第二接收放大器的工作模式,从而达到改善信号处理器接收到信号的灵敏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设备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设备的第一接收放大器与第二接收放大器处于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灵敏度的曲线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无线收发设备 100
天线 10
开关 20
第一接收放大器 30
收发模组 40
信号发射端 TX
信号接收端 RX
第二接收放大器 41
信号处理器 4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设备100包括一天线10、一开关20、一第一接收放大器30及一收发模组40。该天线10与该开关20相连。该收发模组40一路直接与开关20相连;另一路经第一接收放大器30与开关20相连。
该天线10用以收发信号。该开关20用以选择收发模组40进入信号发射模式或者信号接收模式。
该收发模组40包括一信号发射端TX、一信号接收端RX、一第二接收放大器41及一信号处理器42。该信号发射端TX与开关20相连形成一信号发射路径。该第二接收放大器41一端经信号接收端RX与第一接收放大器30相连,另一端与信号处理器42相连,该信号处理器42经第一接收放大器30及第二接收放大器41从天线10接收信号,从而形成一信号接收路径。该信号处理器42亦与第一接收放大器30相连,并根据接收信号灵敏度控制第一接收放大器30及第二接收放大器41的工作模式。
在本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接收放大器30与第二接收放大器41均为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且均包括一旁路模式及一增益模式,其中,该旁路模式为低增益模式,增益模式为高增益模式。
请一并参阅图2,X轴代表接收线路数据传输速率,Y轴代表信号处理器42所接收的信号灵敏度。
曲线S10,S11表示当第一接收放大器30与第二接收放大器41均处于旁路模式时,信号处理器42所接收的信号灵敏度最小值与最大值;此时,信号处理器42接收信号的灵敏度处于一第一区域,即曲线S11、S10及部分Y轴围成的区域。
曲线S20,S21表示当第一接收放大器30处于增益模式,第二接收放大器41处于旁路模式时,信号处理器42所接收的信号灵敏度最小值与最大值;此时,信号处理器42接收信号的灵敏度处于一第二区域,即S21、S20及部分Y轴围成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苯丙氨酸盐溶液蒸发节能工艺与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生姜育苗移栽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