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式起重机挠性支腿的铰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4139.2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恒家;张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5/00 | 分类号: | B66C5/00;B66C19/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挠性支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式起重机,特别涉及跨度较大的门式起重机的挠性支腿。
背景技术
门式起重机(简称门机)的跨度大于30m时,门机的两条支腿形式采用一侧为刚性支腿,另一侧为挠性支腿。其中挠性支腿和门架的连接为活动连接,即门腿相对于门架主梁可以转动和摆动。当门机在行走时,两条轨道上的行走机构经常发生一侧超前,另一侧落后的不同步现象,此时由挠性支腿发生转动来消除。另外,由于室外温度过高,门机主梁的温差变形也较大,这时挠性支腿会发生摆动来补偿温差变形,使车轮不会卡轨。
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的大跨度门机由一根单主梁1、刚性支腿2、挠性支腿3、小车4、大车运行机构5等部件组成。其中挠性支腿是用一个球面铰6支撑单主梁1,挠性支腿3可以绕主梁垂直转动和摆动。装有起升机构的小车4是挂在单主梁的下面,小车下面挂有吊具。门机的行走是由两条支腿下的大车运行机构5完成的,门机的操作由和小车4一体的司机室完成。
现有技术的挠性支腿采用球面铰接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有:①造成挠性支腿上方门机的高度过大。因为球铰的上边是主梁的上部支承架,球铰的下边是挠性腿的支承梁,小车又挂在主梁的下面,因此小车和主梁的结构复杂,使门机自重加大,增加了造价,同时维护也不方便。②球面铰包在支承座中,不易观察是否有磨损等情况,保养难度大。③挠性腿和单主梁只有一个支点(即球面铰),所以主梁在挠性腿侧稳定性不好,当小车在主梁下通过时易出现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挠性支腿的铰轴装置,解决现有挠性支腿采用球面铰型式造成门机结构复杂,自重大,制造成本高,维护不方便,以及挠性支腿侧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门式起重机挠性支腿的铰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轴装置有两个,分别装在两根主梁下方的挠性支腿中,所述铰轴装置由铰轴、上支座、下支座组成,所述铰轴将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铰接在一起,所述上支座和门架连接,所述下支座和所述挠性支腿连接。
所述上支座的轴孔内装有自润滑轴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两个铰轴装置代替一个球铰,且铰轴装置安装在主梁下方的挠性支腿上,所以门机主梁的上方除了小车和上部框架外无其他大型结构件,使门机结构简单,高度降低,自重轻,造价低。由于采用铰轴结构而且在上支座的轴孔内装有自润滑轴套,不用人工加油,比球面铰容易维护。采用两个铰轴装置对于双主梁和单小车的门机来说,结构设计十分合理,双主梁单小车门机是最普遍的门式起重机形式,所以本发明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挠性支腿采用一个球铰的一种门式起重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采用本发明的一种门式起重机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铰轴装置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法
如图3、4所示,采用本发明的一种门式起重机,由两根主梁1、刚性支腿2、挠性支腿3、小车4、大车运行机构5等组成。两根主梁1端部有两根端梁8连接成为整体。刚性支腿2和两根主梁1是刚性联接,挠性腿3和主梁1是活动联接。
所述挠性腿3设有铰轴装置7,所述铰轴装置7有两个,分别装在两根主梁1下方的挠性支腿3中,所述铰轴装置7由铰轴7-1、上支座7-2、下支座7-3组成,所述铰轴7-1将上支座7-2、下支座7-3铰接在一起,所述上支座7-2和门架9连接,所述下支座7-3和挠性支腿3连接。
所述上支座7-2的轴孔内装有自润滑轴套7-4,所以不用人工加油,维修方便。
当门机工作时,挠性支腿3可以绕铰轴7-1转动,以补偿门机在跨度方向的变形。当门机发生歪斜运行时,可由电气设备来控制刚性支腿2和挠性支腿3在运行中的超前值,以保证门机的平稳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音草果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提升机多水平运行指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