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配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4245.0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6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滨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显示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配屏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屏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核心部件,而国内液晶显示装置所需的大部分液晶屏都依靠国外厂商提供,所以液晶屏的供给直接影响国内液晶显示装置的厂商。目前来说,国内厂商大多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液晶屏供应商,为保证出货量,国内厂商一般都会将不同供应商的屏幕移植到自己成熟的液晶显示装置机芯方案上,由此变衍生出大量的配屏项目。
在进行配屏时,经常会出现上电时序不符合规范,花屏,画面闪烁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后,就需要对软件进行反复的修改,以完成对显示器件的整合。
当前这种配屏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软件工程师初步对显示器件参数进行相关设置,并导入到成熟的机芯方案;
然后,测试人员对显示器件的各项参数进行测试,将不合格的数据反馈给软件工程师;
接下来,软件工程师重新对显示器件的参数进行设置,导入机芯方案;
测试人员继续进行测试。
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测试合格为止。
这种配屏方法是一种正常的逻辑思维,最终能够顺利的解决问题,但这个过程重复性很大,这样,造成配屏时间很长,且配屏进度无法很好的掌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配屏方法时间长,配屏进度无法很好掌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配屏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配屏方法,包括步骤:预先设置配屏软件并存储液晶屏的参数;开机启动,形成配屏界面;调用液晶屏参数,完成测试;输出符合测试标准的液晶屏参数。
在预先设置配屏软件并存储液晶屏的参数的步骤中,该预置的配屏软件,使开机产生可见的配屏菜单;液晶屏的参数存储在液晶显示装置的EEprom中
在调用液晶屏参数,完成测试的步骤中,调用显示器件相关参数的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所有参数都设置的符合测试标准,并记录下符合测试标准的参数。最后,将该步骤中符合测试标准的参数输出,该参数用于软件开发。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配屏方法,通过预设配屏软件和液晶屏相关参数,在配屏过程中相关软件产生配屏界面,通过不断调用液晶屏相关参数,完成测试,并输出符合测试标准的参数。这样,软件人员根据相关参数进行软件开发。该方法省去了软件人员与测试人员的多次沟通,减少了配屏时间,可以掌握配屏的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配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配屏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1,预先设置配屏软件并存储液晶屏的参数;
在系统内部预置配屏相关的软件,即配屏软件,该软件保证产生的配屏菜单可见;并且在液晶显示装置的EEprom中申请一块128Byte的空间用于储存液晶屏的相关参数,机芯在初始化的时候会调用这些参数对显示装置进行相关设置;
步骤S2,开机启动,形成配屏界面;
开机启动后,配屏软件运行,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上形成配屏的界面,以便于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步骤S3,调用液晶屏相关参数,完成测试;
进入配屏界面,通过调用显示器件相关参数,进行测试;这个过程是反复进行直至所有参数都设置的符合测试标准,并记录下符合测试标准的参数。
步骤S4,输出符合测试标准的液晶屏参数;
将步骤S3中测试好的液晶屏参数完整的输出,软件人员根据这些测试好的参数进行软件开发。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配屏方法,通过预设配屏软件和液晶屏相关参数,在配屏过程中相关软件生产配屏界面,通过不断调用液晶屏相关参数,完成测试,并输出符合测试标准的参数。这样,软件人员根据相关参数进行软件开发。该方法省去了软件人员与测试人员的多次沟通,减少了配屏时间,可以掌握配屏的进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锂离子电池用电解二氧化锰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触摸屏医用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