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包软铜绞线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4735.0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6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七浦电刷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H01B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包 软铜绞线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铜绞线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纸包软铜绞线的生产工艺,具体适用于油浸变压器及电器设备内部连接线用的纸包软铜绞线的生产。
背景技术
纸包软铜绞线适用于各类油浸变压器及电器设备的内部连接线用,如变压器高压侧的瓷套、开关的接引线和大、中型变压器的中、低压接线,因此纸包软铜绞线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才能保证使用时不变形、不折断,这就对纸包软铜绞线的生产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0361235C,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1月9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元铜合金绞线、接触线的制备方法,属导线技术领域,用于提高绞线、接触线生产中熔铜炉炉龄和毛坯成材率的问题。其特别之处是,它以三元铜合金为原料,所述三元铜合金由下述百分重量的原料熔炼而成:镁0.10~0.50;锡0.10~0.4;杂质总量不大于0.30;余量为铜;上述三元合金经熔炼、保温、铸杆、冷轧等工序制成绞线、接触线。虽然该发明可提高合金绞线、接触线生产中熔铜炉炉龄和毛坯成材率,毛坯成材率接近百分之百,炉龄提高到三倍以上,但其产品的导电导热性能较差,散热效果不好,而且电气绝缘强度较弱、易漏电,此外,机械性能也较差,屈服强度较低,使用时易折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电导热性能较差、电气绝缘强度较弱、机械性能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生产出导电导热性能较好、电气绝缘强度较强、机械性能较好的纸包软铜绞线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纸包软铜绞线的生产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软铜绞线制取工艺、绝缘纸层制取工艺与线纸结合工艺;
所述软铜绞线制取工艺依次包括:铜银合金线的制取、内芯主线的制取、内芯副线的制取与内芯导线的制取;
所述绝缘纸层制取工艺包括:先选择环氧树脂作为绝缘纸层的制造材料,然后对选取的环氧树脂进行加热,再将融化后的环氧树脂注入绝缘纸层的制造模具中,冷却后解开模具即可得到内部中空的绝缘纸层,该绝缘纸层的内表面设置有网络状的填充凹孔;
所述线纸结合工艺包括:先将制取的内芯导线贯装入绝缘纸层的内部,再来回抽动内芯导线以确保内芯导线与绝缘纸层之间的无阻碍间隙配合,然后将液态的环氧树脂固化剂沿内芯导线灌入内芯导线与绝缘纸层之间的缝隙,同时转动内芯导线或绝缘纸层,直至环氧树脂固化剂溢出绝缘纸层的两端,灌入操作结束,待环氧树脂固化剂冷却后即可得到纸包软铜绞线毛坯,对纸包软铜绞线毛坯进行打磨、去毛刺等清理操作后即可得到纸包软铜绞线。
所述铜银合金线的制取是指:先按比例将铜、银放入真空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120-1160℃,冷却结晶后形成铜银合金毛坯,再将铜银合金毛坯加入中频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1120℃,然后对熔化后的铜银合金熔液采取上引连铸的方法制成铜银合金杆坯,再对铜银合金杆坯进行多道次轧制,然后将轧制后的铜银合金杆置于拉丝机上进行多道次拉丝,拉丝后即可制得铜银合金线。
所述真空炉中的加热温度为1140℃,所述中频炉中的加热温度为1110℃。
所述内芯主线的制取是指:先选取至少两根铜银合金线进行绞合,再将绞合后的铜银合金线放入模具中,然后将铜、银熔液一起注入铜银合金线外侧周围的环道中以形成铜银融合层,铜、银熔液冷却后再在铜银融合层外侧周围的环道中注入银、铝熔液,银、铝熔液冷却后即形成银铝导电层,解开模具并表面清理后即可得到内芯主线。
所述内芯副线的制取是指:先选取至少两根铜银合金线进行绞合,再将绞合后的铜银合金线放入模具中,然后将铜、银熔液一起注入铜银合金线外侧周围的环道中以形成铜银融合层,铜、银熔液冷却后再在铜银融合层外侧周围的环道中注入银、铝熔液,银、铝熔液冷却后即形成银铝导电层,解开模具并表面清理后即可得到内芯副线。
所述内芯导线的制取是指:先选取一根内芯主线和至少两根内芯副线,再将内芯主线、内芯副线进行绞合后即可得到内芯导线。
所述选取的内芯副线的数量为四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七浦电刷线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七浦电刷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线绕线扎线机
- 下一篇:改良的滑行车展、收锁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