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焦调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5116.3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姝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2 | 分类号: | G03B1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焦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定点监看的摄影机已经愈来愈普及。一般来说,这类摄影机安装时必须先调整镜头的位置,使镜头后端的焦点与影像传感器的成像面对准以使监看的画面清晰。但是当镜头有所损坏或是受外力而位移,或是为改变监看的范围而更换镜头时,都需要重新进行对焦。现今这类摄影机结构中以影像传感器位置的固定,通过镜头可活动位移的方式来调整取得一个准确的对焦位置,这样的调整运作除了要不断地旋转镜头外还要有后续镜头定位的作业,造成调整上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方便微调的后焦调整结构。
一种后焦调整结构,其包括:一个镜头,一个前盖,一个调整装置以及一个图像撷取元件。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前盖的一个端面上,所述调整装置设置在前盖上与所述端面相对的位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一个固定支撑架,一个活动支撑架以及一个驱动齿轮组。所述固定支撑架设置在前盖内并与所述端面对立设置。所述驱动齿轮组设置于固定支撑架上,并以其具有的螺杆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架。所述活动支撑架用于承载所述图像撷取元件。
本发明后焦调整结构,通过所述驱动齿轮组的螺杆驱动所述活动支撑架产生位移运作,从而使所述图像撷取元件跟着移动以相对镜头后焦位置的调整,操作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后焦调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焦调整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沿图2的后焦调整结构的驱动齿轮组III-III剖视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后焦调整结构 10
镜头 12
前盖 14
端面 142
导引杆 144
调整装置 16
固定支撑架 162
活动支撑架 164
螺孔 1640
驱动齿轮组 166
调整齿轮 1662
驱动齿轮 1664
螺杆 160
E型扣环 168
图像撷取元件 18
电路基板 182
影像传感器 18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介绍。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后焦调整结构10包括一个镜头12,一个前盖14,一个调整装置16以及一个图像撷取元件18。所述镜头12设置于所述前盖14的一个端面142上,从而使镜头12后端焦点位于所述前盖14内。所述前盖14内相对所述端面142的镜头12后端焦点位置设置所述调整装置16。
所述调整装置16包括一个固定支撑架162,一个活动支撑架164以及一个驱动齿轮组166。所述固定支撑架162为一个锁固于所述前盖14内的板体,并与所述端面142对立设置,同时与所述端面142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所述活动支撑架164为一个框架体,设置于所述端面142与所述固定支撑架162之间。所述驱动齿轮组166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撑架162上,并以该驱动齿轮组166所包含的螺杆160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架164。具体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齿轮组166具有一个调整齿轮1662以及二个可以同步运作的驱动齿轮1664。所述调整齿轮1662与二个驱动齿轮1664相啮合,藉由调整齿轮1662的旋转带动二个驱动齿轮1664产生同步的旋转运作。所述二个驱动齿轮1664固定在所述螺杆160上,通过所述螺杆160与所述活动支撑架164上相对应的螺孔1640相互螺合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螺杆160的旋转带动所述活动支撑架164沿所述螺杆160作往返运动。所述螺杆160在与所述螺孔1640相互螺合后,在所述螺杆160末端设置有E型扣环168用以防止所述活动支撑架164自所述螺杆160上脱落。所述调整齿轮1662与二个驱动齿轮1664在所述固定支撑架162板体的一个侧边上设置。所述调整齿轮1662的外周围并略凸出于所述固定支撑架162板体的侧边的边缘(如图2所示),用以方便使用者在所述前盖14的一个侧边作调整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