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入式复合纺纱细纱机及其纺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5608.2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高翔;卜仁佺;何梅;何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江苏省东飞马佐里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02 | 分类号: | D01H1/02;D01H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王锡伍 |
地址: | 224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复合 纺纱 细纱机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实现嵌入式复合纺纱的环锭细纱机。本发明还涉及运用该环锭细纱机进行纺纱的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环锭细纱机是细纱工序的关键设备,传统环锭细纱机主要包括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及加捻卷绕机构;喂入机构主要由粗纱架、导纱杆及横动装置等组成;牵伸机构主要由加压摇架和前、中、后三对罗拉等组成;加捻卷绕机构则是将牵伸机构前罗拉钳口输出的须条依次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以及装于锭子上的筒管加捻成细纱。
传统环锭细纱机的纤维须条在牵伸区内由于受到罗拉加压的影响,总是以一个明显的宽度离开牵伸机构的前罗拉钳口,而在前钳口处形成“加捻三角区”,从而严重影响成纱的单纱强力、条干及毛羽等质量指标。为了保证纺纱的正常运行,传统环锭纺还要求细纱断面的纤维数量大于37根,这就给纺制高支纱或超高支纱带来明显障碍;为了保证纱线强度,传统环锭纺也要求纺纱加捻过程中纤维有足够的内外转移,这又要求纤维具有足够长度,一般要求纤维长度不低于12-16mm。因而现有的环锭纺纱设备和工艺不仅难以纺制高支纱和超高支纱,也难以纺制短纤维或超短纤维纱线,使大量短纤维无法被利用而浪费。
随着纺织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纺纱工艺方法层出不穷,如赛络纺、紧密纺、缆型纺及嵌入复合纺等等,这些新型纺纱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纺纱加工手段,显著提高了纱线质量和纤维可纺性能。中国发明“一种嵌入式系统定位纺纱方法”(专利号200810246351.5),就公开了一嵌入式复合纺纱方法,该方法中每一纺纱锭位对应有两根纤维粗纱和两根长丝,经牵伸的两根粗纱须条,与两根长丝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加捻卷绕成成纱。该纺纱工艺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原料和不同的纺纱参数纺制出丰富多彩的产品,可大大拓展纤维的适纺范围,使短纤维、超短纤维以及特种纤维原料纺纱成为可能,而且纱线结构更加紧密,可纺性能更加优越。业界急需开发一种实现嵌入复合纺纱的工艺设备和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细纱机,它不仅能方便地实现对短纤维等低等级原料的纺制,而且纱型结构丰富,成纱条干、毛羽指标优,具有制作容易、结构合理的特点。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该环锭细纱机的纺纱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细纱机,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喂入机构、牵伸机构以及加捻卷绕机构,所述喂入机构包括粗纱立柱,加捻卷绕机构包括钢领和锭子,在所述粗纱架立柱上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粗纱架及上、下两层退绕支架,每层退绕支架上均装有四根平行布置的退绕辊;上、下两层退绕支架同侧的退绕辊通过退绕辊竖直传动副相互传动连接,该上、下两层退绕支架同侧的退绕辊中至少有一退绕辊通过退绕辊驱动装置与牵伸机构的前罗拉传动连接;每一所述锭子均对应于两条牵伸纱路和两根长丝。
一种用于上述嵌入式复合纺纱细纱机的纺纱方法,悬吊于粗纱架上的两根粗纱分别经粗纱喇叭口平行地进入牵伸机构的牵伸区进行牵伸;经不同退绕辊退绕后的两根长丝分别经对应的导丝器进入到牵伸机构的前罗拉钳口后侧,该两根长丝与两根经牵伸的粗纱在同一前罗拉钳口前侧输出后,加捻卷绕于同一锭子的细纱筒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江苏省东飞马佐里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江苏省东飞马佐里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产品蓝牙功能的自动测试方法
- 下一篇:平面采光聚光倍增太阳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