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5679.2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曹谦林;林博瑛;郭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以及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提高发光二极管使用率,改善发光二极管温度分布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主要由背光源、胶框及扩散板等构成的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先行制作后,再与液晶面板及前框组装而构成的液晶模组成为一商品。以往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光源多采用的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背光模组正在迅速地被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模组所取代。由于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低功耗,不含汞的特性。必然地,冷阴极荧光灯背光模组终将成为历史,而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必然将全面性地取而代之。
而现下,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显示器背光模组,均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灯条(Lightbar)上。而对于将设置在灯条上的发光二极管,会以一预定的规格对发光二极管成品进行筛选用以对量产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分类,通常对发光二极管进行分类的性能指标包括: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色度、波长或正向电压等。进而将发光二极管进行分级。面板生产商通常会选择被分类在在某一主要级别(bin)中的发光二极管,用于设置在灯条上。另一方面,由于显示器的背光均匀显示要求非常严格,以上实质上是限缩了面板生产商可选择发光二极管的范围,因此,必然会导致被选使用的发光二极管数量占量产总量的比例过小。
以上操作所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由于在显示器背光模组内部选用同一级别的一组发光二极管,较接近中心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机制相比于位处边缘区域的发光二极管要单一。如此便会导致背光模组中较为内部且较接近中心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温度要高于位处边缘区域的发光二极管。进而引发背光模组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显示亮度、色度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背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背板重叠对应的显示区,显示区具有的一显示区中心线(AA区中心线),显示区中心线相对多个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位置中心,其中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属多个正向电压级别,属较低正向电压级别的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较接近位置中心的位置,属较高正向电压级别的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较远离位置中心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包含:背板,设置在背光模组底部,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与背板重叠对应的显示区,显示区具有的显示区中心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属多个正向电压级别,显示区中心线相对多个发光二极管具有一位置中心,属较低正向电压级别的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较接近位置中心的位置,属较高正向电压级别的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较远离位置中心的位置。
依据本发明所制作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不仅可提高液晶显示装置需采用的发光二极管的使用率,而不再受限于如现有技术,必须选用同一级别(bin)的一组发光二极管,同时亦能改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中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分布,进而改善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亮度,色度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提高发光二极管使用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铝管清理机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