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激光外差干涉仪的基于声光调制的2μm偏振正交激光发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6042.5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6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晖;高龙;李彦超;丛海芳;曲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G02B27/09;G02B27/30;G02F1/125;G01B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激光 外差 干涉仪 基于 声光 调制 偏振 正交 发射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激光外差干涉仪的基于声光调制的2μm偏振正交激光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包括2μm激光器(1)、第一光纤准直器(2-1)、第二光纤准直器(2-2)、偏振片(3)、光纤分束器(4)、第一声光移频器(5)、第二声光移频器(6)、偏振控制器(7)、偏振分束棱镜(8)、第一光纤(9-1)、第二光纤(9-2)和第三光纤(9-3),
所述激光器(1)输出波长为2μm的激光至第一光纤准直器(2-1)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一光纤准直器(2-1)输出2μm的准直激光至偏振片(3)的信号接收端,所述偏振片(3)输出P光至第二光纤准直器(2-2)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2-2)输出准直P光至光纤分束器(4)的信号接收端,所述光纤分束器(4)将所述准直P光按照分束比x:y分成两束,其中,
一束准直P光通过第一光纤(9-1)输入至第一声光移频器(5)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一声光移频器(5)将接收的所述准直P光移频uMHZ后输出至第三光纤(9-3)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三光纤(9-3)输出所述被移频uMHZ的准直P光至偏振分束棱镜(8)的第一信号接收端(8-1),所述偏振分束棱镜(8)将所述被移频uMHZ的准直P光透射输出至所述偏振分束棱镜(8)的出射端口(8-3),
另一束准直P光通过第二光纤(9-2)输入至第二声光移频器(6)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声光移频器(6)将接收的所述准直P光移频vMHZ后输出至偏振控制器(7)的信号接收端,所述偏振控制器(7)将接收的所述被移频vMHZ的准直P光的振动方向旋转90°变换为准直S光输出至偏振分束棱镜(8)的第二信号接收端(8-2),所述偏振分束棱镜(8)将所述被移频vMHZ的准直S光反射输出至所述偏振分束棱镜(8)的出射端口(8-3),
所述P光和S光在出射端口(8-3)形成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频率差为MHZ的正交偏振光束发射,且0.0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激光外差干涉仪的基于声光调制的2μm偏振正交激光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系统还包括第三光纤准直器(2-3)和第四光纤准直器(2-4),所述第三光纤准直器(2-3)的信号接收端与第三光纤(9-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纤准直器(2-3)的信号输出端与偏振分束棱镜(8)的第一信号接收端(8-1)连接;所述第四光纤准直器(2-4)的信号接收端与偏振控制器(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光纤准直器(2-4)的信号输出端与偏振分束棱镜(8)的第二信号接收端(8-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激光外差干涉仪的基于声光调制的2μm偏振正交激光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光纤分束器(4)的分束比x:y=50:5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激光外差干涉仪的基于声光调制的2μm偏振正交激光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激光外差干涉仪的基于声光调制的2μm偏振正交激光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0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