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间充质干细胞保护液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6424.8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魏斯溧;高宏;王丽;胡建霞;张学峰;张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间充质 干细胞 保护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间充质干细胞保护液、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中胚层来源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多种组织中,可在体外培养扩增,并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成心肌细胞、神经细胞及脂肪细胞等。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可以从多种组织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支持造血和调节免疫等作用,在造血重建、组织修复、免疫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MHC II类分子及共刺激因子B7-1、B7-2、CD40、CD40L等,极少表达MHC I类分子,因此免疫原性弱。由于以上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及特性,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被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临床试验及治疗中,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有资质开展大规模分离、扩增、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的机构很少,而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范围却非常广泛,因此急需研究一种间充质干细胞保护液,使间充质干细胞在此种保护液中活性维持时间较长,可以满足运输到国内大多数地区及周边国家的要求,并且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安全无毒。
目前国内可以大量提供人间充质干细胞的机构通常是采用生理盐水或者细胞培养基作为临床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时的溶液介质。如果将人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扩增后,立即给病人应用,生理盐水是方便安全的,但是间充质干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活力下降的速度非常快,单纯用生理盐水保存间充质干细胞,2小时后细胞活力就会降低10%左右,因此只适用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即时使用。现有的另外一种细胞保护液是将细胞培养基作为成份之一,细胞培养基中含有细胞生长代谢所需的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物质,对于维持细胞渗透压及活力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细胞培养基均是仅供科研使用,不作为临床应用的常规试剂,因此临床应用人间充质干细胞的同时直接应用细胞培养基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不确定,并且细胞培养基由于生产厂家、生产方法的不同,质量、纯度、价格也不等,纯度、质量都比较好的进口培养基价格更贵。
现有技术是用TC199无血清培养基、人血白蛋白和低分子肝素钙配置的溶液作为人间充质干细胞的保存液。该技术将人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收集后分别用含有1%人血清白蛋白的TC199和含有1%人血清白蛋白的生理盐水保存,细胞浓度为5×105/ml,4度保存8小时后,生理盐水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TC199组;调整人血白蛋白的浓度,分别使TC199中含有0.5%、1%、2%、5%的人血白蛋白,1%、2%、5%的人血白蛋白对于保持间充质干细胞的活力都是有益的;用含1%人血白蛋白的TC199分别配制含0.01%EDTA、75AXaIU/ml低分子肝素钠、75AXaIU/ml低分子肝素钙的溶液保存人间充质干细胞,发现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防止间充质干细胞聚集。总之现有技术是将TC199培养基、人血白蛋白、低分子肝素钙作为保存液保存人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可以保持90%以上的活力24小时,细胞活力随时间延长逐渐递减,并且可以防止干细胞与容器内壁的粘附。
现有技术的缺点之一在于间充质干细胞保存液中的TC199是一种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基通常被用来进行细胞及组织培养,并非国家批准可以临床应用于人体的试剂,成份复杂,不同生产厂家的培养基质量不一,进口试剂价格昂贵,而且近年来随着生物试剂领域的不断发展,TC199已经逐渐退出培养基市场,被其它培养基所替代,因此其来源有限。总之,尽管现有技术用TC199作为间充质干细胞保存液的有效成份可以保持细胞活力24小时,从试剂来源、临床应用的合法性、试剂成本方面考虑都是不利于间充质干细胞临床推广使用的。本发明的这种改进的间充质干细胞保护液中使用的溶液介质是5%葡萄糖注射液,它是国家批准可以临床使用的试剂,用其替代TC199,价格低廉、来源丰富、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