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700MPa级非调质处理高强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6778.2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培林;孙新军;董世颂;孙其家;陈学涛;王文生;陈爱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2C38/58;C21D8/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李宝成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屈服 强度 700 mpa 级非调质 处理 高强 耐候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700MPa级别非调质处理高强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属于热轧高强钢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远程运输用集装箱的使用量占据较大比重,并且部分是在北美以及北欧等严寒地区使用,使用环境非常苛刻。由于局部腐蚀而经不住长期使用的情况较多。对于集装箱的使用要求是轻量化、长寿命和耐候性,从而对于制造材料提出的要求是既具备高强度,又具有一定的耐候性。
对此,众多的专利涉及到了高强耐候钢板的制造,采用的微合金化的方法不尽相同。
本专利发明人已经申请过一种《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700Mpa级非调质处理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在该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屈服强度高于700Mpa级高强度集装箱用钢,是针对普通地区使用,对耐候性不作要求而提出的,故没有添加耐腐蚀元素。
公开号CN10128515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700MPa级别耐候钢的制造。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制备,其中精炼后钢水的主要化学成分(wt)为:C:0.03~0.07%,Si:≤0.3%,Mn:1.51~2.1%;P:≤0.02%;S:≤0.008%;Cu:0.2~0.4%;Cr:0.4~0.7%;Ni:0.10~0.35%;Ti:0.08~0.14%;N:≤0.008%;其余为铁Fe。所述改善的700MPa级高强耐候钢的屈服强度大于700MPa,抗拉强度大于750MPa,延伸率大于14%,-20℃半尺寸试样(5*10*55mm)冲击吸收功Akv≥33J。该专利是在CSP生产线进行生产的,而本专利是常规的热连轧机进行生产,生产特点差距较大,并且延伸率较低,塑性一般。
公开号CN101135029A公开了一种700MPa级别耐候钢的制造。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一种屈服强度700MPa级耐大气腐蚀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5~0.1%;Si:≤0.5%;Mn:0.8~1.6%;P:≤0.02%;S≤0.01%;Al:0.01~0.05;Cu:0.2~0.55;Cr:0.4~0.8%;Ni:0.12~0.4%;Ca:0.001~0.006%;N:0.0010~0.008%;其余为铁Fe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生产方法,a)冶炼、浇铸成钢坯;b)钢坯在1200℃以上再加热,950℃以上开始精轧,精轧终轧温度低于910℃,并且随着成品板厚的增加终轧温度应相应降低;c)以5~15℃/S的冷却速率冷却到450℃至650℃卷取,然后再空冷到室温。本发明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不小于700MPa,适合钢板减薄设计;耐候性为普通钢材的2~8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钢材成本较低。该专利较低的卷取温度对于轧机的要求较高,耗电大,资源浪费严重。通过对该专利产品的实物化验分析可以发现,产品中添加了一定含量的Mo元素,成本增加明显。
目前不同企业生产的高强度级别的钢材采用微合金化思想,不同的企业采用的合金成分不同,合金量也有所不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钢铁工业所面临的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外在生产700MPa钢时,不仅造成了钢材成本的增加,同时合金元素的增多也增加了钢材后期的回收再利用的难度,尤其是稀有元素,比如经常添加的Mo等。
发明内容
为了节省资源,使得生产的钢带不仅满足耐腐蚀的要求,并且屈服强度在700MPa以上,本专利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非调质处理的热轧耐候钢板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700Mpa级非调质处理高强耐候集装箱用钢及其制造方法,是在碳锰结构钢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量的Nb,Ti,Cu,Cr,Ni等微合金元素和采用控轧控冷技术,考虑到普通热连轧机的生产特点,利用高Ti成分设计,增加强化效果。同时降低Si含量,保证良好的冷成型性能。生产屈服强度在70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800MPa以上,延伸率在18%以上,同时具有良好成型性能的钢带,其耐候性与添加Mo元素的相同钢带区别不大,同时高强度能够满足轻量化的需要,疲劳性能也大大提高。
在合理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加热温度在1200~1250℃以上,加热时间根据铸坯的冷热程度不同适当控制在140~180分钟,这样利于合金元素充分固溶。精轧在850℃~1020℃,同时卷取温度采用550℃~660℃,以获得最佳的析出沉淀强化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需采用以下工艺进行加工制造:转炉冶炼,精炼,连铸,连铸坯加热,热连轧,层流冷却,卷取,开卷剪切成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6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