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救生座垫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7492.6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国 |
主分类号: | B63C9/135 | 分类号: | B63C9/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4000 山西省忻***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 座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生浮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救生用的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类似马甲形状的救生衣具有许多种。它们作为抗洪救生的有效器具,得到人们的使用。近年来我国的南方或北方一些地区多次出现了十年不遇的强降雨现象,其洪水暴涨冲刷村庄、城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很大的危害;就在大洪灾来临之际,有许多人没有救生衣具可穿戴,显得惊慌失措;其一些人因不备有救生衣具,不能延长等待救助的时间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究其因,老百姓认为强降雨不一定就发生大洪灾,其救生衣具只有在大洪灾来临之际,不得已的情形下,才非得使用。平时不愿花钱购置备用。其救生衣具的不足之处在于:平时闲置在家、鼓鼓囊囊、即不能作为其它物件使用,也不便于保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救生座垫。其平时可以作为座垫使用,当大洪灾来临之际又可以作为救生衣具及时使用;不但使用可靠,并便于保管,而且制作容易、结构简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救生座垫,它包括有矩形垫1,其特点是所述矩形垫1的左端和右端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横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其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的前面与矩形垫1的前面相通,其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的后面与矩形垫1的后面相通;
并且,在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的顶部、即项角处至上表面处之间设置有切口8;
同时,在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的底部从后面至前面顺序设置有两个联接环6;
同时,在两个联接环6之间设置有跨带7。
而且,所述矩形垫1用高强度不吸水的柔性闭孔泡沫材料制作。
同时,所述两个联接环6之间设置的跨带7上设置有“子母式”锁紧扣。
并且,所述联接环6联接在带有固定底盘5的基础柱4的顶端;
并且,所述带有固定底盘5的基础柱4设置于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的底部与矩形垫1的下表面之间,其固定底盘5位于矩形垫1的下表面一侧。
并且,在矩形垫1的下表面上可以设置有一条或者多条松劲缝隙81。
并且,矩形垫1的所述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至左端或/和右端的尺寸可以延长,以便于贴附人体的部位,增加其使用时的舒适性。也增加其使用时的浮力即承载力。
并且,所述矩形垫1用的高强度不吸水的柔性闭孔泡沫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泡沫材料。
并且,所述“子母式”锁紧扣、可以为单向紧固的带扣。
所述,在矩形垫1的下表面上设置的松劲缝隙81,可消除矩形垫1其材料本身存在有弹性而不贴附人体的绷紧现象。
该救生座垫在使用时,应当先将矩形垫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的腔室2内的跨带7从切口8处拉出,分别置于人的左、右肩膀上,并在人体胸前联接之牢固,同时,使矩形垫1紧贴人体。
该救生座垫在平时备用状态时,跨带7从切口8处填入腔室2内。
该救生座垫可作为沙发的座垫使用,也可以作为沙发的靠垫使用。
而不用专门找地方放置、并便于保管,而且制作容易、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使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使其平时可以作为座垫或者靠垫使用,当大洪灾来临之际又可以作为救生衣具及时使用;其使用可靠,并便于保管,而且制作容易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和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
在附图1、2、3、4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救生座垫,它包括有矩形垫1,其特点是所述矩形垫1的左端和右端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横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其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的前面与矩形垫1的前面相通,其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的后面与矩形垫1的后面相通;
并且,在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的顶部、即顶角处至上表面处之间设置有切口8;
同时,在三角形形状的腔室2的底部从后面至前面顺序设置有两个联接环6;
同时,在两个联接环6之间设置有跨带7。
而且,所述矩形垫1用高强度不吸水的柔性闭孔泡沫材料制作。
同时,所述两个联接环6之间设置的跨带7上设置有“子母式”锁紧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国,未经王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7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皮机的织物卷取装置
- 下一篇:船体空泡层的转船与减阻节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