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单的水滑石剥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47551.X 申请日: 2010-08-09
公开(公告)号: CN101913569A 公开(公告)日: 2010-12-15
发明(设计)人: 王君;晏艳霞;印曦;刘琦;何洋;景晓燕;张密林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主分类号: C01B13/14 分类号: C01B13/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简单 滑石 剥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水滑石剥离方法。

背景技术

无机层状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层状主体结构的化合物,其主体层内由于存在不同氧化态元素或空间缺陷,使主体层随组成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电性,在层间存在与主体层电性相反的客体离子或分子用以补偿电荷平衡。层状化合物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以下种类:层状双氢氧化物、无机硅酸盐、钛酸盐、磷酸盐、石墨、金属硫属化物、氧化钼等。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层间距随着交换或嵌入的离子或分子的尺寸变化而变化,当层状化合物的层间距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时层状材料发生了剥离。剥离后所得的纳米片为单结晶体,具有分子级的厚度(约1nm),其横向大小可为层厚度的数百倍以上。剥离产物纳米片由于存在高的二维各向异性及亚微米尺度的超薄厚度使它在许多方面都有极其优异的性能,因此,近年来层状材料的剥离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水滑石又称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写为LDH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离子组成的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氢氧化物,其层片结构带正电,层间存在可交换的阴离子。其剥离产物为带正电的超薄纳米片,而其他层状材料剥离产物纳米片一般带负电,这使得水滑石的剥离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水滑石层板电荷密度高,再加上层间有大量的阴离子组分和水分子存在,使得剥离困难。因此一直以来对水滑石的剥离研究比较少。

到目前为止,水滑石的剥离大致可分为三种方法:(1)将氨基酸、硝酸根、高氯酸根、十二烷基硫酸根等插层的水滑石在甲酰胺中采用超声剥离(Hibino,T.;Jones,W.J.Mater.Chem.11,1321(2001).Hibino,T.Chem.Mater.16,5482(2004).Wypych,F.;Bubniak,G.A.;Halma,M.;Nakagaki,S.J.Colloid Interface Sci.264,203(2003).Li,L.;Ma,R.;Ebina,Y.;Iyi,N.;Sasaki,T.Chem.Mater.17,4386(2005).Wu,Q.;Olafsen,A.;Vistad,B.Roots,J.;Norby,P.J.Mater.Chem.15,4695(2005).Guo,Y.;Zhang,H.;Zhao,L.;Li,G.D.;Chen,J.-S.;Xu,L.J.Solid State Chem.178,1830(2005).)。这是一种最普遍、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剥离水滑石,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大的缺点,那就是甲酰胺有毒、且不挥发,因此很难将胶状产物提取出来。(2)将有机物插层的水滑石,在其他有机溶剂中(正丁醇、丙烯甲基单体、四氯化碳、二甲苯等)加热或回流进行剥离(Adachi-Pagano,M.;Forano,C.;Besse,J.-P.Chem.Commun.91(2000).Leroux,F.;Adachi-Pagano,M.;Intissar,M.;Chauvie`re,S.;Forano,C.;Besse,J.-P.J.Mater.Chem.11,105(2001).O’Leary,S.;O’Hare,D.;Seeley,G.Chem.Commun.1506(2002).Chen,W.;Qu,B.Chem.Mater.15,3208(2003).Chen,W.;Feng,L.;Qu,B.Chem.Mater.16,368(2004).Singh,M.;Ogden,M.I.;Parkinson,G.M.;Buckley,C.E.;Connolly,J.J.Mater.Chem.14,871(2004).Jobba′gy,M.;Regazzoni,A.E.J.Colloid Interface Sci.275,345(2004).)。这种方法避免了超声处理步骤,简化了工艺。(3)将醇根和乳酸根等插层的水滑石,在水中离心剥离。(Hibino,T.;Kobayashi,M.J.Mater.Chem.15,653(2005).Jaubertie,C.;Holgado,M.J.;San Roma′n,M.S.;Rives,V.Chem.Mater.18,3114(2006).)。这种方法较前两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的优点。以上三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但是由于制备各种插层的水滑石操作复杂,需在严格的氮气保护下进行,以防止合成过程中被空气中CO2污染出现LDHs-CO3晶相,导致剥离困难,因此整个过程需要严格避免与CO2的接触,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此外剥离反应需经过两步或两步以上的操作才能完成,限制了水滑石剥离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75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