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卷防擦伤打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8877.4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肖国龙;张宝连;姚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7/06 | 分类号: | B65B27/06;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卷防 擦伤 打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的打捆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使用卧式打捆机来打捆的盘卷防擦伤打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轧钢厂线材高速轧制成直条后送进吐丝机形成一连串大直径的线圈,再落到运输机或类似的设备上向前运输,进行后续的处理,如热处理、除锈、酸洗或简单的冷却,最后通过收集和打捆形成成品。
现有盘卷打捆方法在整个打捆过程中,盘卷与打捆机的接触点主要发生在两侧压盘及盘卷托架,这也是盘卷擦伤的主要原因。打捆机盘卷托架第二步上升在先,两侧压盘的第二次压紧在后,这会导致盘卷倒在C形钩上,导致C形钩擦伤盘卷,盘卷也会因部分散开被重新压紧时造成盘圆之间挤压擦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盘卷防擦伤打捆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了因打捆造成盘卷表面擦伤质量问题,减少协议品及废品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盘卷防擦伤打捆方法,使用卧式打捆机打捆,卧式打捆机包括1#压盘、2#压盘、车轮、压紧油缸、打捆头、穿线导槽、盘卷托架、车体、C形钩、盘卷和进线装置;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将1#压盘和2#压盘同时向盘卷移动,移动到盘卷托架上升时盘卷没有空间倒下的位置;
②盘卷托架上升,上升到刚好能让盘卷从C型钩上脱离的位置;
③1#压盘和2#压盘继续向盘卷移动,压紧盘卷;
④盘卷托架继续上升运动,让盘卷从C型钩上脱离;
⑤打捆机进线装置送线,打捆线末端拉紧,扭曲,打捆完成;
⑥1#压盘和2#压盘以及盘卷托架回到初始位置。
这样,按照两块压盘第一次压紧——盘卷托架第一次上升——压盘第二次压紧——盘卷托架第二次压紧——压盘最终压紧的步骤进行打捆,可以防止C形钩擦伤盘卷,盘卷也不会因部分散开被重新压紧时造成盘圆之间挤压擦伤。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卧式打捆机的盘卷托架上耐磨条按原尺寸重新加工一套,材质改为胶木,并根据磨损情况定期进行更换。可以改盘卷托架与盘卷之间的硬接触为软接触,防止而盘卷托架擦伤盘卷。
卧式打捆机的1#压盘和2#压盘上的耐磨板按寸重新加工一套,材质改为铜,制作完成后代替原耐磨板安装。可以改压盘与盘卷之间的硬接触为软接触,防止而压盘擦伤盘卷。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施工及改造过程,成本低廉,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因打捆造成盘卷表面擦伤质量问题,减少协议品及废品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卧式打捆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盘卷防擦伤打捆方法,使用卧式打捆机打捆,卧式打捆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1#压盘1、2#压盘2、车轮3、压紧油缸4、打捆头5、穿线导槽6、盘卷托架7、车体8、C形钩9、盘卷10和进线装置11。
具体打捆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将1#压盘1和2#压盘2同时向盘卷10移动,移动到盘卷托架7上升时盘卷10没有空间倒下的位置;
②盘卷托架7上升,上升到刚好能让盘卷10从C型钩9上脱离的位置;
③1#压盘1和2#压盘2继续向盘卷10移动,压紧盘卷10;
④盘卷托架7继续上升运动,让盘卷10从C型钩9上脱离;
⑤打捆机进线装置11送线,打捆线末端拉紧,扭曲,打捆完成;
⑥1#压盘1和2#压盘2以及盘卷托架7回到初始位置。
卧式打捆机的盘卷托架7上耐磨条按原尺寸重新加工一套,材质改为胶木,并根据磨损情况定期进行更换。
卧式打捆机的1#压盘1和2#压盘2上的耐磨板按寸重新加工一套,材质改为铜,制作完成后代替原耐磨板安装。
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施工及改造过程,成本低廉,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因打捆造成盘卷表面擦伤质量问题,减少协议品及废品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片的铝腐蚀方法
- 下一篇:激光直写微纳图形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