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鳖虾仿生态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8993.6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9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政伟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3216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鳖虾仿 生态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鳖虾池塘混养技术,属淡水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鱼鳖虾仿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鳖与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均为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贵水产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虾、鳖等特种水产人工养殖业迅猛发展,以浅塘养虾、水田养虾、温室养鳖、池塘高密度养鳖为代表的专塘养殖,大大提高了虾鳖的养殖产量,缓解了市场供求矛盾,但因专塘养殖密度大、发病率高、产品品质差、价格不稳定,故而投资风险大。近年来,水产农户结合当地资源,摸索新型特种水产混养模式提高品质与效益成为淡水养殖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现行的鱼鳖混养、鱼虾混养技术在商品虾、鳖的质量上与专塘养殖相比有所提高,但养殖池塘的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仍是许多养殖农户的主要难题,因此鱼塘发病多、用药多、产量不稳定依然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鱼塘发病、实现鱼鳖混养、鱼虾混养的鱼鳖虾仿生态养殖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鱼鳖虾仿生态养殖方法,包括采用创造池塘条件,合理放养苗种,自动调节水质,科学饲养管理四个环节;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创造池塘条件是:选用平底少淤池塘,四周采用水泥护坡,坡顶设置防逃设施;池塘中间用石棉瓦以与水平面倾斜15度角,宽1.5米,长约占池塘长度的2/3,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为一体的晒食台;池塘塘边对称安装2只以供高温低氧时实行池内水体对流循环增氧的水泵;
B、所述的合理放养苗种是:春节前后放养花鲢、白鲢与草鱼各1/3,亩放60-100尾;青虾苗在春季2月中下旬或在夏季6月下旬至7月中上旬放养,亩放量为7.5公斤至10公斤,约3万至5万尾;鳖种以中华鳖、日本鳖为最佳放养品种,规格为每只0.25公斤至0.35公斤,亩放500只至600只,在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放养;
C、所述的自动调节水质是:充分运用生态链自动调节水质,同时每年5月在池塘内纵向移入多条2米宽水草带,间隔均匀,覆盖面约占池水面的10%至15%;平时每隔20天左右,交替使用生石灰、漂白粉对池水进行常规消毒;
D、所述的科学饲养管理是:饲料投喂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鱼虾采用同一饲料,鳖的饲料以专用配合饲料为主,养殖期间繁殖出来的小虾是鳖的补充饵料;每天上午8点至9点和下午3点至4点各投喂一次,鳖饲料在鱼、虾饲料投喂半小时后投喂,使鳖在较安静环境下摄食;定期在饲料中轮换添加1‰至2‰的维生素C、超碘季胺盐及免疫多糖;以增强动物抗病能力;坚持每日早、晚2次巡塘检查。
所述的养殖池塘是新建或经改造的标准化鱼塘,池塘面积为5亩至10亩、水深1.2米至1.8米、塘埂高出水面40厘米至50厘米,塘底淤泥层厚度10厘米至20厘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鱼鳖虾仿生态养殖方法,在养殖过程中综合运用四个环节,除常规消毒外,无需使用其它防病治病药物,以免影响商品质量,增加生产成本。
本发明打破了“鳖是虾的天敌,不可混养”的传统意识,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巧妙运用养殖品种的生物链接与调节功能,即通过鳖摄食不灵活的病虾和刚死的死虾,起到改善养殖水质、有效控制青虾疾病的扩散传播;通过虾摄食鳖的饲料残渣及其排泄物在水中产生的微生物,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通过套养鱼种来净化水质,增强水体活性。既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又降低了病害,提升了商品鱼、鳖、虾的质量与规格。
本发明充分运用鱼鳖虾生活在不同水层习性,有效提高了池塘水体利用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平均每亩年产可达商品鳖350公斤以上,大规格商品青虾40公斤以上,中大规格草鱼、花白鲢鱼150公斤以上。
本发明普遍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质淡水鱼、鳖、虾的规模化人工养殖。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
实施例1:
A、创造池塘条件:选择环境安静、背风向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面积5-10亩、水深1.2-1.8米、塘埂高出水面40-50厘米,淤泥层10-20厘米的平底池塘。池塘四周采用水泥护坡,坡顶设置防逃围护设施。水泥护坡的转角和接口处应平整、无缝隙。池塘中间用石棉瓦以与水平面倾斜15度角,宽1.5米,长约占池塘长度的2/3,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功能为一体的晒食台。每个池塘塘边对称安装2只水泵,以供高温低氧时实行池内水体对流循环增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政伟,未经胡政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8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更换头部的模特儿
- 下一篇:猕猴桃木瓜复合蔬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