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压缩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9873.8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R·L·贝克;J·C·古德班德;R·J·吉布;J·H·罗亚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7/12 | 分类号: | F04D17/12;F04D29/58;F04D2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彭武;曹若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压缩机 装置 | ||
1.一种多级压缩机装置,其包括:
两个用于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级和一种中间冷却器,中间冷却器定位在所述两个压缩级之间以排除来自所述两个压缩级之间的气体的压缩热量;
所述两个压缩级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和一种驱动器,驱动器构造成用以独立地驱动所述两个压缩级中的每一个的离心式压缩机,所述离心式压缩机具有由涡壳围绕着的入口且涡壳具有出口,所述出口定向为与所述入口成直角从而排放出压缩气体;
一种入口导管,所述入口导管将所述两个压缩级中的其中一个的出口连接到所述中间冷却器;
一种出口导管,所述出口导管将所述中间冷却器连接到所述两个压缩级中的另一个的入口;
所述两个压缩级中的其中一个的出口基本上定位成与所述两个压缩级中的另一个的入口是相对着的,从而所述入口导管和出口导管呈串列关系以抑制入口导管和出口导管中的压降;及
入口导管和出口导管中的每个各自具有在入口导管中横剖面积渐趋增加、以及在出口导管中横剖面积渐趋减少的锥形转换部分,从而使得流动速度在所述入口导管中逐渐减低、且在出口导管中逐渐增加以更进一步抑制在入口导管与中间冷却器之间以及在出口导管与中间冷却器之间的连接处的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压缩机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冷却器具有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封闭着通道,所述通道用于通过中间冷却器将来自所述两个压缩级中的一个中所产生的压缩气体的压缩热量间接交换给循环穿过所述中间冷却器的冷却剂;及每个锥形转换部分为四面的多面体,其在入口导管到中间冷却器以及出口导管和中间冷却器的连接处终止于矩形横剖面;对于高压力应用而言,较为可能是锥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压缩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器为电动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压缩机装置,其中所述电动机具有直接与压缩机联接的轴杆,且所述电动机构造为使得电动机的速度能通过速度控制器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压缩机装置,其中所述电动机为永磁电动机。
6.一种多级压缩机装置,其包括:
多个压缩级,其包括用以对气体进行压缩的至少四个压缩级,和中间冷却器,所述中间冷却器安置在所述压缩级之间以排除压缩级之间的气体的压缩热量;
每个压缩级都包括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和一种驱动器,所述驱动器构造成用以独立地驱动所述两个压缩级中的每一个的离心式压缩机,所述离心式压缩机具有由涡壳围绕着的入口、且所述涡壳具有出口,所述出口定位成与所述入口成直角从而排放压缩气体;
成对的导管,所述导管将所述中间冷却器连接到所述压缩级上;
所述压缩级,中间冷却器以及成对的导管这样放置,使得所述压缩级的接续级的入口与所述压缩级的上一压缩级的出口相对着而放置、且每对导管中的导管基本上成串列关系以抑制导管中的压降;
一种后冷却器,其连接到最后的压缩级上;及
成对的导管中的至少一对导管的尺寸长于成对的导管中的至少一个其它邻近的成对导管,且所有的压缩级、中间冷却器和后冷却器基本上位于共同的平面上从而使得所述压缩级,中间冷却器和后冷却器以螺旋状构造而布置。
7.一种多级压缩机装置,其包括:
多个压缩级,其包括用于压缩气体的至少四个压缩级、和中间冷却器,所述中间冷却器放置在所述压缩级之间以排除压缩级之间的气体的压缩热量;
每个压缩级都包括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和一种驱动器,所述驱动器构造为独立驱动所述两个压缩级中的每一个的离心式压缩机,所述离心式压缩机具有由涡壳围绕着的入口且所述涡壳具有出口,所述出口定位成与所述入口成直角从而排放压缩气体;
成对的导管,所述导管将所述中间冷却器连接到所述压缩级上;
所述压缩级、中间冷却器以及成对的导管这样放置,使得所述压缩级的接续级的入口与所述压缩级的上一压缩级的出口是相对着放置的、且每对导管中的导管基本上在一直线上以抑制导管中的压降;和
所述压缩级在至少两个等级上以螺旋状的构造而布置。
8.如权利要求7的多级压缩机装置,其中所述螺旋状的构造是通过定位每个压缩级的涡壳使得出口位于所述入口的上方而产生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98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