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制备放疗增敏药物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0271.4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吉成;盛伟华;凌春华;黄锦宏;谢宇锋;赵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白介素 24 制备 放疗 药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疗增敏药物领域,具体涉及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在放疗增敏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70%~8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接受放疗。肿瘤对辐射不敏感或对辐射产生抗拒性,是放射治疗难以根治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病分子机制及细胞生长调控机理研究的深入,肿瘤基因治疗已取得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但针对单一环节的转基因治疗常常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Weichselbaum等于1994年提出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新思路,其原理是将辐射诱导型基因的调控序列与肿瘤杀伤基因相耦联,转染肿瘤细胞,对肿瘤实施局部照射同时诱导基因表达,通过射线与基因的双重作用杀伤肿瘤,以达到降低照射剂量、缓解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因此,将放射治疗与基因治疗相结合,事半功倍,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肿瘤基因联合放射治疗的有关机制主要有如下几种(参见:田玥,苏成海.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08 32(1)):①免疫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②抑癌基因与放射治疗的联合;③自杀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④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⑤特异性启动子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⑥辐射保护性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
现有技术中,关于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Ad-IL-24)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其抑制肿瘤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大量研究资料已证明,Ad-IL-24对肿瘤有抑制生长和促进凋亡作用,并能调节IL-6,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在国内本课题组成员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Ad-IL-24具有特异的抗肿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伤害作用;在美国Ad-IL-24已经进入肿瘤基因治疗的I期临床。
另外,申请号为200910025316.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人白介素-24基因腺病毒载体在制备治疗癌痛药物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AdTrack-CMV-IL-24;(2)用测序正确的pAdTrack-CMV-IL-24按照常规方法制备阳性克隆pAdEasy-1-pAdTraek--CMV-IL-24重组质粒;(3)将pAdEasy-1-pAdTraek-CMV-IL-24基因重组质粒进行病毒包装,经多轮扩增后,可获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子(Ad-IL-24)。(4)用Ad-IL-24感染肿瘤组织,并结合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镇痛测试,结果不仅证明了Ad-IL-24具有共识的抑癌功能,而且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抑制癌痛的作用。
然而Ad-IL-24作为放疗增敏剂的应用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表达载体Ad-IL-24的新应用,即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表达载体Ad-IL-24制备放疗增敏药物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表达载体Ad-IL-24在制备放疗增敏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同时要求保护一种放疗增敏药物,所述放疗增敏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表达载体Ad-IL-2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表达载体Ad-IL-24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敏感性的方法,放疗前将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表达载体Ad-IL-24导入肿瘤细胞,使人类IL-24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然后进行放疗。
上述技术方案中,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表达载体Ad-IL-24的制备方法为现有技术,可以参见申请号为200910025316.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肿瘤细胞为肺腺癌肿瘤细胞。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腺病毒介导的IL-24单基因表达具有显著性抑制SPC-A1肺腺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Ad-IL-24联合放疗对SPC-A1肺腺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诱导凋亡的作用高于Ad-IL-24单纯组和单一放疗组,均呈现明显放疗增敏协同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重组腺病毒介导的IL-24基因在SPC-A1细胞中的转录鉴定,其中,1.PBS;2.AdV;3.Ad-IL-24;M.:DL2000marker;
图2为实施例一中重组腺病毒介导的IL-24基因在SPC-A1细胞中的表达鉴定,其中,1.PBS;2.AdV;3.Ad-IL-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0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杀菌装置及其加热杀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大米草制备的肉兔复合颗粒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