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激光窃听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0567.6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安东;房非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方高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H04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窃听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防激光窃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音频噪声源贴在窗户玻璃上或置于窗户的附近,通过对噪声进行频段及幅度的分配调整后转换成震动能量,震动能量附加到玻璃的反射光束上,从而破坏激光窃听;具体的过程为:
1)通过噪声激励模块产生白噪声;
2)通过控制器将噪声分配至多路;
3)通过控制器对噪声频段进行可控调整,并将调整结果通过指示灯进行显示;
4)通过噪声驱动模块将每路不同频段的噪声放大;
5)对放大后的噪声通过控制器进行幅度输入控制,并输出相应的驱动电平;
6)通过换能器将每路噪声信号分别转换成同频的震动能量;
7)震动能量驱动玻璃进行微小的震动,并与室内声音引起的玻璃震动共振;
8)玻璃的震动附加到玻璃的反射光束上,从而实现破坏激光窃听。
2.一种防激光窃听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包括噪声激励模块、控制器、噪声驱动器和换能器,噪声激励模块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上输出接入多个噪声驱动器,每个噪声驱动器上输出接入换能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激光窃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激光窃听装置还包括指示灯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激光窃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激光窃听装置的电路中主要包含PNP三极管、NPN三极管、滤波器和运算放大器,PNP三极管、NPN三极管串接,PNP三极管和NPN三极管之间接入滤波器,滤波器上接入运算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激光窃听装置,其特征在于: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串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激光窃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滤波器串接在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方高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安方高科信息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05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式变电站的安全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片的感应加热型焊带粘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