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及其电动刮雨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0732.8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1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姚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B60S1/32;B60S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及其 电动 刮雨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机车刮雨器,特别涉及一种机车及其电动刮雨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呈现出跨越式大发展的趋势,铁路朝着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刮雨器系统是确保行驶视野的重要模块,是机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该系统中的刮臂的往复运动,将机车风窗上的雨雪及尘埃刮净及清除其他遮挡物(昆虫、泥浆等)的装置。
目前,刮雨器系统的类型通常为气动式,气动式刮雨器系统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是,一方面,气动式刮雨器系统中需要设置较多的密封件,而各密封件因老化失去弹性后容易造成松弛而漏风,直接影响该系统的工作性能;另一方面,气动式系统的控制精度较低,例如,若气流过大时则可能使得刮刷承受更大的机械负荷,造成雨刷在启动时抖动,工作时摆动频率过大,加剧了雨刷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车及其电动刮雨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动式刮雨器系统所存在的密封性能差且控制精度低的缺陷,提高刮雨器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工作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包括:刮臂、刮杆、刮片、喷淋水管、穿墙接头、注水管、储液箱和车内输水管;还包括:电机、控制开关、喷淋开关和电动水泵;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刮臂连接;所述喷淋开关与所述电动水泵连接,所述电动水泵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内输水管连接,所述车内输水管通过穿墙接头连接所述喷淋水管。
如上所述的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所述电机通过依次相连接的曲柄、连杆和摇臂与所述刮杆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所述刮臂为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中包括相互平行且用于刮刷的双杆。
如上所述的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所述电机包括用于在关闭时控制电机曲柄轴停止在固定位置的自动回位装置。
如上所述的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用于对水位进行判断的溢流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车,其包括上述的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
如上所述的机车,所述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中的电动水泵安装在储液箱的侧面,位于机车车下,
如上所述的机车,所述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中的控制开关和喷淋开关安装于司机操纵台右侧的辅助功能操纵界面上。
本发明的机车及其电动刮雨器系统,通过将系统中的气动马达和气动水泵等替换为电机驱动,使得该刮雨器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向视图;
图4为本发明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2中的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实施例中的刮臂和刮片设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实施例中的控制开关和电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控制开关和电机插座的电器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实施例中的穿墙接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实施例中的喷淋开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喷淋开关和电动水泵的插座的电器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机车电动刮雨器系统实施例中的控制开关和喷淋开关在第五模块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电机; 12-电机插座; 13-刮臂;
14-刮片; 15-喷淋水管; 16-穿墙接头;
17-控制开关; 18-注水管; 19-储液箱;
20-喷淋开关; 21-电动水泵; 22-水泵插座;
23-车内输水管;24-螺栓; 25-密封胶垫;
26-密封垫片; 27-螺母; 28-弹簧垫圈;
29-密封套; 30-平垫圈; 31-开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0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富钾母液与磷石膏制取硫酸钾的工艺
- 下一篇:机动车方向盘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