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菌及用它生产壳聚糖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0754.4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锋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42;C12R1/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55 江苏省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菌 生产 聚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特别是涉及一种Paecilomyces sp.JW1727及用它生产壳聚糖酶的方法。
据本申请人通过文献检索所知,可产生壳聚糖酶的微生物有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青霉菌(Penicillium)、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Aspergillrs sp.Yzk、B.gladioli CHB101及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生产几丁质质酶的报告。根据形态特征及产酶特征的差异Paecilomyces sp.Jw1727为非淡紫拟青霉,该菌种已服了以往产壳聚糖酶的产酶时间长或酶活性低的缺点等,用它们生产壳聚糖酶的缺点是条件复杂,产酶活性低,影响了壳聚糖酶的开发和应用。至今为止,没有有关Paecilomyces sp.JW1727及用它生产壳聚糖酶的有关报告。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菌Paecilomyces sp.JW1727及用它生产壳聚糖酶的方法,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一种真菌,其特征是该真菌为Paecilomyces sp.JW1727,保藏单位为CCTCC,保藏号为200025。
一种真菌Paecilomyces sp.JW1727,其特征是它用于生产壳聚糖酶。
一种用Paecilomyces sp.JW1727生产壳聚糖酶的方法,其特征是将菌种用马铃薯培养基活化后,再将该菌种接入含有壳聚糖的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然后过滤除去菌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Paecilomyces sp.JW1727菌种容易培养,用它生产壳聚糖酶,培养方法简单,产酶活性高,有利于壳聚糖酶的开发和利用。
下面通过实例说明本发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真菌形态图。
先由水产品加工厂的土壤中用选择性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由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15g,水1000ml所组成,pH为7,加入0.5%的壳聚糖)24℃培养96h分离出Paecilomyces sp.JW1727菌株,然后用马铃薯培养基培养120h,该菌株的菌落肉色,絮状,反面淡褐色。菌丝生长纠结链状,可产生巨孢子,分生孢子圆形或卵圆形,瓶梗基部膨大。该菌种具有营养要求范围广,容易培养的特点,特别是具有高的壳聚糖酶活性,其发酵液酶活力为580℃/ml。
将菌种活化后,以5%的接种量接入含有0.5%壳聚糖的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在28℃下摇瓶培养72h,然后过滤除去菌体,即获得壳聚糖酶液。将该酶液作用于2%的壳聚糖溶液,在30℃下保温后,可获得不同聚合度的壳聚寡糖和壳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锋,未经郁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0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结晶麦芽糖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磨香油芝麻渣综合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