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性薄膜转贴装置及软性薄膜转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0773.7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8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彦;彭佳添;方玮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7 | 分类号: | H01L21/77;B32B37/10;B32B3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性 薄膜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软性薄膜转贴装置及方法,尤指一种以滚轮吸附软性薄膜的软性薄膜转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贴附薄膜的工艺中,因其膜厚较薄、刚性较差,无法直接运用现有的板材贴附的方法,例如:偏光板的贴附方法,故多先以撕膜的工具将形成于一载板上的薄膜自该载板上撕起,再移至另一载板上,进行贴附。然而,当该薄膜被剥离并悬置时,该薄膜容易产生卷曲或翘曲的现象,不利后续的贴附作业。又,若以拉扯的方式剥离薄膜,被剥离的薄膜将引入残留应力,此将使卷曲或翘曲的现象更形严重。若残留应力的值及分布过大时,该薄膜的功能性将会有程度上不同的破坏。
因此,目前已有利用剥离装置及贴附装置以分别剥离载板及贴附薄膜于另一载板的薄膜转贴设备。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先前技术之一实施例的一薄膜转贴设备1的示意图。薄膜转贴设备1主要包含一贴附滚轮12及一剥离滚轮14。离型膜22与黏附其上的薄膜24沿一方向输送移动,固定的剥离滚轮14先将离型膜22反向剥离后,设置于离型膜22上的薄膜24继续维持原移动方向移动。接着,贴附滚轮12将已脱离离型膜22的薄膜24吸附于其表面上,贴附滚轮12接续旋转并将吸附于其表面上的薄膜24贴附于另一载板26上,以完成转贴作业。
于此实施例中,薄膜转贴设备1以贴附滚轮12吸附剥离的薄膜24以避免薄膜24卷曲或翘曲,惟薄膜24在离开剥离滚轮14处到被贴附滚轮12吸附之前,薄膜24未有其它构件支撑,故必须靠自身的刚性以维持原移动方向移动,进而才能被贴附滚轮12正确吸附。进一步来说,薄膜24不能太软,例如:因膜厚不足或本身材质致使薄膜呈现柔软的特性,使得薄膜24的边缘部分,即一开始的部分,一离开剥离滚轮14处便弯曲,或者因输送所产生的拉力或张力而破裂损坏,以致于无法如预期地被贴附滚轮12正确吸附;换句话说,薄膜转贴设备1所提出的转贴机构并无法有效适用于较柔软的薄膜的转贴工艺中,例如:保护膜、胶膜、离型膜或其它型式之塑料软膜等。
因此,实有需要提出一种能有效处理软性薄膜的转贴机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软性薄膜转贴装置,利用两个滚轮以能分别剥离薄膜的边缘部分及主要部分,避免薄膜,尤其是边缘部分,被剥离时,产生卷曲或翘曲的问题。
本发明的软性薄膜转贴装置包含一第一滚轮、一连接构件及一第二滚轮。该第一滚轮包含一第一周面。该第二滚轮包含一第二周面。该连接构件枢接至该第二滚轮并可伸缩地连接至该第一滚轮,使得该第二滚轮能突出于该第一周面。其中,该第一周面与该第二周面上分别具有一可控制的吸附手段。此可控制的吸附手段可为在该第一周面或该第二周面上涂布、设置一黏性层,以使薄膜能黏附在该第一周面或该第二周面上;该可控制的吸附手段亦可为在该第一周面或该第二周面上形成多个抽排气孔,对该些抽排气孔抽气以吸附薄膜,及对该抽排些气孔排气以释放薄膜。该可控制的吸附手段亦可同时包含前述两者,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的软性薄膜转贴装置能利用滚轮滚动以剥离薄膜,避免对薄膜过度拉扯而残留应力于薄膜中。又该第二滚轮可相对该第一滚轮移动,故薄膜能在不残留或仅残留极少应力的条件下,同时吸附在该第一周面及该第二周面上。此些效用有助于接续的贴膜作业及转贴的薄膜的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软性薄膜转贴方法,利用本发明的软性薄膜转贴装置实施软性薄膜的转贴作业。
本发明的软性薄膜转贴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第一载板、一软性薄膜与一第二载板,该软性薄膜黏附于该第一载板,且该软性薄膜具有一边缘部分与一主要部分;藉由该第二滚轮,将该边缘部分自该第一载板上剥离;接着,藉由该第一滚轮,将该主要部分自该第一载板上剥离;然后,藉由该第二滚轮,将该边缘部分贴附于该第二载板上;再接着,藉由该第一滚轮,将该主要部分贴附于该第二载板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软性薄膜转贴方法利用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分别吸附并剥离该软性薄膜的该边缘部分与该主要部分,有效解决该边缘部分可能卷曲或翘曲的问题;又本发明的软性薄膜转贴方法利用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之间的可伸缩特性,使得该薄膜虽同时吸附于该第一滚轮及该第二滚轮上,仍能避免被拉扯而产生残留应力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软性薄膜转贴装置及软性薄膜转贴方法不仅可适用于易卷曲或翘曲的软性薄膜,亦可适用于具有一定刚性的薄膜材料,亦即适用远较现有技术的薄膜转贴设备更广的膜材范围。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0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