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1086.7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5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9G3/3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式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今信息时代中,人类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数字随身听等电子产品均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一般市面上销售的电子装置,为了让使用者方便操作,都会设计一个人机接口,以提供使用者输入指令并使电子装置执行各项功能。为了达到携带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操作更人性化的目的,近年来,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已被广泛地应用至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cellular phone)及掌上型电脑(Hand-held PC)等,以取代传统的输入装置(如:键盘及鼠标等)。其中,显示功能与触控功能的结合可使得人机接口的设计具有更高便利性。
一般而言,传统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控面板皆独自分开,且分别有各自的控制芯片专门负责其功能。因此后端的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需有两组接口,以分别同时与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控面板进行通信。如此一来将使得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在设计上需要较多的接线,且通信协议以及处理程序变得较为复杂,生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可简化通信接口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其具有多个显示单元以及多个触控单元,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玻璃基板以及一集成芯片。其中集成芯片包括一显示驱动电路与一触控检测单元。显示驱动电路耦接上述显示单元,接收一显示数据以及一设定数据,并依据设定数据及显示数据驱动上述显示单元。触控检测单元耦接上述触控单元,依据设定数据检测使用者的触控动作,并依据使用者的触控动作输出触控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微控制单元,其耦接该集成芯片,传送显示数据以及设定数据至集成芯片,并接收触控信号以依据触控信号判断液晶显示面板被触碰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芯片还包括一通信接口,其耦接显示驱动电路、触控检测单元与微控制单元,用以传输该设定数据至该显示驱动电路或该触控检测单元,并控制触控检测单元输出触控信号以将触控信号传送至微控制单元,且将显示数据传送至显示驱动电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信接口为内部集成电路传输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信接口为串行外设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集成芯片为以芯片-玻璃接合的方式直接配置于玻璃基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驱动电路以及触控检测单元为通过氧化铟锡而分别连接至上述显示单元以及上述触控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上述,本发明通过将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触控面板间的集成芯片集成为一个集成芯片,以简化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方式以及通信接口,降低生产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200: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
102:玻璃基板
104:集成芯片
106:微控制单元
202:显示驱动电路
204:触控检测单元
206:通信接口
P1:显示单元
T1:触控单元
D1:显示数据
S1:设定数据
ST:触控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 下一篇:自动光学检测系统以及自动光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