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空调用永磁直流有刷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1258.0 | 申请日: | 201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和泰汽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3/04 | 分类号: | H02K23/04;H02K1/2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调用 永磁 直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用永磁直流有刷电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除了轿车、客车等已经大量使用空调系统外,一些卡车也应市场要求正在逐步安装空调系统,使汽车的舒适性得到了提高。然而作为汽车空调的关键部件之一的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存在噪声大、电磁力矩波动等问题,阻碍电机的稳定运行,从而影响电机的整体性能,减少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用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其目的是降低噪音、减少电磁力矩波动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使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汽车空调用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包括机壳、永磁体、转子、电刷和换向器,所述的永磁体固定在机壳的内腔内,所述的永磁体为瓦状异形截面,所述瓦状异形截面形状不对称,其瓦状异形截面外弧和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内弧不为同一圆心,所述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内弧半径大于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外弧半径。
所述转子为斜槽结构,所述转子轴线与齿槽之间的夹角为α。
所述的α角度为5°~12°。
所述转子的长径比为1.1~1.3。
所述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外弧与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内弧两圆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1,垂直距离为L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瓦状异形截面的永磁体,使得磁场分布更接近于正弦波,有效地减少了磁场奇次谐波,转子采用斜槽结构,在永磁体和转子齿槽的轴向磁场上,减小相对的磁阻波动,从而有效地减小了齿槽力矩波动,使得电机降低了噪音、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子斜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异形截面永磁体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异形截面永磁体几何形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转子铁芯总体磁性各向同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A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2中B-B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2中C-C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铁芯,2、机壳,3、永磁体,4、转子,5、转子绕组,6、电刷,7、转子轴,8、换向器,9、换向片,10、齿槽,11、硅钢片,3R、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外弧,3r、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内弧,R、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外弧半径,r、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内弧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至图8所示,这是一种汽车空调用永磁直流有刷电机,包括机壳2、永磁体3、转子4、电刷6和换向器8,所述的永磁体3固定在机壳2的内腔内。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降低噪音、减少电磁力矩波动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汽车空调用永磁直流有刷电机,所述的永磁体3为瓦状异形截面,所述瓦状异形截面形状不对称,其瓦状异形截面外弧3R和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内弧3r不为同一圆心,所述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内弧半径r大于永磁体瓦状异形截面外弧半径R。
所述转子4为斜槽结构,所述转子4轴线与齿槽10之间的夹角为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永磁体3为瓦状异形截面,使得磁场分布更接近于正弦波,有效地减少了磁场奇次谐波,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谐波转矩和磁场畸变引起的极尖饱和,采用斜槽结构的转子4,在永磁体3和转子齿槽的轴向磁场上,减小相对的磁阻波动,从而有效地减小了齿槽力矩波动,且有利于换向。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的α角度为5°~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和泰汽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和泰汽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削弱光学传感器上环境光影响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蓄冷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