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鲵人工受精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2407.5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3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苗;梁永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永金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20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鲵 人工 受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具体地说是大鲵人工受精方法。
背景技术
大鲵(Andriasdavidiansas)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形最大、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处于由水生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过的中间形态,对于研究动物起源、系统演化及地理分布等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故有“活化石”之称。由于大鲵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及观赏价值,因此近年来乱捕滥猎大鲵的现象日益猖獗,由于栖息地的人为破坏,逐步减少甚至丧失,导致野生大鲵生境破碎,限制了大鲵繁殖散布能力,降低了觅食区域,使大鲵近年来数量急骤下降,多数原有大鲵生存的区域已基本绝迹。国内现存大鲵天然繁殖地公开报道的屈指可数。为了有效保护和挽救这一珍贵生物资源,国家农业部和渔业行政部门制定了多项保护和鼓励开展驯养繁殖大鲵的政策及措施,使国内有关地区开始重视并致力于人工驯养繁殖大鲵活动,许多省区在大鲵人工繁殖幼苗方面取得了成功。据我们实地调查的初步结果,在大鲵原分布的17个省区,目前开展已大鲵迁地保护工作的主要有:浙江省有2家大鲵养殖场,亲本数量约1100尾,年产幼苗在5万余尾;广东省有5家,亲本数量约7000尾,年产幼苗2万余尾;湖南省有13家,亲本数量6000余尾,年产幼苗2万余尾;贵州省有5家,亲本数量1000余尾,年产幼苗15000余尾;云南省有1家,亲本数量200尾;四川省有4家,亲本数量600尾;山西省有3家,亲本数量400尾;甘肃省有1家,亲本数量150尾;湖南省有3家,亲本数量500尾;江西省有3家,亲本数量560尾;湖北省的房县、十堰等地养殖大鲵以成鲵为主;陕西省汉中市内现有大鲵养殖户3000多家,其中已获渔政部门批准建立的40多个大鲵驯养繁殖场中。
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国内原有大部分大鲵生存地区因大鲵数量已很少,且人工繁殖技术尚处于摸索试验初期,繁殖率较低,大规模养殖缺乏种苗,因而短时间内发展速度仍较缓慢。大鲵为卵生,体外受精,一年产卵一次。大鲵孵化出后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五年,体长达45~60cm左右,体重在3~6kg,性腺基本成熟。
大鲵卵细胞的生长、发育、成熟与退化,以其细胞学的特点可以划分为6个时相(见表1),与鱼类基本上相似,但卵黄的发生有其独特的细胞学特点。
表1大鲵卵细胞发育的形态学特征
7-8月底是大鲵性腺成熟的高峰期。头年秋季(10~11月)卵巢处于第I期,冬季(11~1月)卵巢处于第II期,春季(2~4月)卵巢大部分处于III期,少数个体发育至IV期初,产前卵巢(5~7月)则发育至IV期,产后卵巢则迅速退化到VI期。冬季精巢处于II~III期,春季处于III~IV期初,产前精巢处于第IV~V期,产后精巢则处于VI期。野生大鲵卵孵化期为35~42d,同窝卵的孵出日期也不同,可相差数天。
几十年来,我国的科研技术工作者对大鲵的繁殖技术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可是进展缓慢,虽然近年来科研人员分别采取了很多措施,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仍然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鲵在自然繁殖过程中由于雌雄发育不同步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造成了大鲵资源的急剧减少,在人工养殖时,雄性产生的精子活力不够,造成大鲵繁殖率极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永金,未经梁永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2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温度为示踪剂探测堤坝渗漏通道位置的系统
- 下一篇:内置式柔光LED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