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灾后塌陷耕地复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2666.8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琪;李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震灾 塌陷 耕地 复垦 方法 | ||
1.一种地震灾后塌陷耕地复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地震引起的塌陷耕地进行表土剥离:在地震引起的塌陷区域以及边缘剥离表土,剥离的表土的厚度为30-50cm,并将剥离的表土搁置于表土场;
2)对塌陷区域进行填充和初步整形:将地震造成的滚石、泥石流的废石填充到表土剥离后的塌陷区域内,在填充的废石上均匀覆盖5-10cm的碎石层,碎石粒径为1-2cm,再对该塌陷区域推平碾压3-5次;碾压后的塌陷区域顶部离最终完成复垦后的耕地的高度30-60cm;
3)隔离材料覆盖和碾压:将隔离材料覆盖在步骤2)处理后的碎石层表面并碾压平整;隔离材料主要由石灰石和土壤混合而成,石灰石∶土壤的体积比为1∶(1-3),隔离层厚度为5-10cm;
4)覆土、进一步整形:对步骤3)处理后的塌陷区域,依照地形修建梯田或平田,田地面的坡度小于2°,再在田地面上进行表土回填,回填表土的厚度为30~50cm,,并恢复或新建被破坏的排灌工程;
5)生物改良工程:对步骤4)处理后的田地,利用生物种植肥田,播种适宜本地草种,维持2-3年后进行翻压,使地下草、地下根全部腐烂肥田,最终完成塌陷区域的复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土场为圆锥形,圆锥的坡面倾斜度为α≈40-45°,沿坡面每隔10-30米设置一圈平台面,平台面从里到外向上倾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2-9°;在平台面的里端设置垂直的挡土墙,平台面与挡土墙的交接处开有排水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26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