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交行驶路段社会车辆运行时间预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3016.5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华雪东;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 行驶 路段 社会 车辆 运行 时间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公交行驶路段社会车辆运行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公交行驶路段分为公交停靠影响区和非公交停靠影响区这两类路段;然后依据相应的路阻函数模型分别预测各路段的社会车辆运行时间;最后汇总各路段的社会车辆运行时间,得到最终的公交行驶路段社会车辆运行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公交行驶路段社会车辆运行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公交行驶路段分为公交停靠影响区和非公交停靠影响区这两类路段具体按照以下方法:以公交停靠站为中心,向上、下游各延伸100米的路段为公交停靠影响区;其他路段为非公交停靠影响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公交行驶路段社会车辆运行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相应的路阻函数模型分别预测各路段的社会车辆运行时间具体按照以下各步骤:
步骤A、采集各路段的交通流数据;
步骤B、利用采集得到的交通流数据,分别标定公交停靠影响区和非公交停靠影响区的路阻函数模型,得到各自相应的社会车辆运行时间计算式;
步骤C、根据步骤B得到的公交停靠影响区和非公交停靠影响区的社会车辆运行时间计算式,分别计算各路段的社会车辆运行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公交行驶路段社会车辆运行时间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阻函数模型是根据BPR路阻函数,并考虑公交停靠的影响,进行修正后得到的,具体为:
●公交停靠影响区:
其中,t为公交停靠影响区的社会车辆平均运行时间,α、λ、β为待定参数,ri为公交停靠影响区第i车道的利用系数,i为大于0的自然数,表示车道序号,rb为公交停靠影响区最外侧车道的利用系数,c为公交停靠影响区道路实际通行能力,ts为公交停靠影响区内自由流的行驶时间,q为公交停靠影响区的小时交通量,t0为公交停靠影响区内每小时公交停靠占用最外侧车道时间,f为公交停靠影响区单位小时公交车停靠次数;
●非公交停靠影响区:
其中,α’、β’为待定参数,t′为非公交停靠影响区的社会车辆平均运行时间,c’为非公交停靠影响区道路实际通行能力,t′s为非公交停靠影响区内自由流的行驶时间,q′为非公交停靠影响区的小时交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30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岔口智能交通安全警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芯及夹件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